當讀完最后一行文字時,我的思緒在這里停留。和著窗外的車水馬龍,我知道,男孩的故事在小說里靜靜的告別,不管是否真的結束!
我們又在新的早晨投入紅塵之中!
最后關于“劫在”的絮語,是點晴、是感悟也是問號,我相信還有余韻在流淌,用生活的答案,用讀者的眼睛,用痛苦的孤獨。
“在火爐的背面
才可吟出五月的詩篇”想起海涅的詩,和枷的理念不謀而和,藝術和靈魂相通!
男孩、母親、父親、北妹、霧、或者說林溪醫生,都有枷鎖相從,荒謬的生活是一個求助信號,渴望溫情!
生活的楓葉啊,是血的顏色,是經歷風雨染成。人多么渺小,縱使淚流滿面,也不過大海一粟!
從《巴黎圣母院》到《復活》,從《包法利夫人》到《挪威的森林》,時光軌跡,文學的鏡頭下,留下一個個難忘的面孔!
今天的《枷》也很難忘,因為獨特,因為勇氣,因為不媚俗!
當所謂的勵志和心靈雞湯到處可見,當厚黑學和成功學占據書櫥,缺少您這樣的作家,直逼真相,不粉飾幸福。
帶枷修行,瘡疤是最堅硬的,因為經歷了傷痛,枷是痂嗎?掀起來會撕心裂肺的難受!
萬劫不復是男孩的自語,不應該是最后的絕望,希望每個受傷的心,都可以擺脫枷鎖,用重生的堅強,迎接緋紅的黎明!
期待與王河老師在新的作品里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