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因為有寫作課就沒有到天后宮里交流,寫作課之后進行了爬樓。發現大家昨晚討論的內容剛好是我最近比較關心的內容——育兒,而且大家真的是討論的很是激烈,涵蓋了各種內容。有一位寶媽的經歷讓我很是唏噓感嘆。具體大家的想法如下:
@左然:看到幾位有孩子的姐姐們的懷孕經歷,既感動,有惴惴不安,對于生小孩還是有抵觸情緒,一點感觸,一點想法。
@wendy:懷孕那點事,根本不算啥,陪孩子成長的過程……那才是快樂并痛著
孫潤:@Wendy?懷孕是有風險的
@wendy:嗯,就算生出來也不知道會是怎樣的孩子,我孩子出生時看起來非常健康,兩歲時發現是自閉癥。
看到這里,我不由想到起了《來自星星的你》,而自閉癥兒童被我們稱作“星星的孩子”,是因為他們像是擁有一套不屬于地球人的思維方式,于是無法與正常人溝通,就像來自遙遠星球一樣。
我最近由于要備孕,到醫院進行染色體檢查,發現有2個基因有點問題,通過昨晚的交流。忽然,讓我發現我應該也有一點自閉的傾向,只是我沒有特別嚴重,因為我從小就喜歡思考問題,且很少和人溝通,但是好在我其實內心還是樂于與人分享的,而且也有很多好朋友,因此沒有真正的成為“星星”。很多人一定會問患有自閉癥是怎么回事呢?有什么表現呢?遺傳嗎?
<1>自閉癥是什么?
自閉癥又稱孤獨癥或孤獨性障礙等,據科學統計每88個孩子中就有1個這樣的孩子,其實他不是一種疾病,他是無法和人溝通交流,這樣的孩子喜歡獨處,而且有的人認為他們總是小題大做。
如果你細心觀察,在生活中你會發現,自閉癥的孩子和你再見的時候,總是手心向內;而有的孩子喜歡原地轉圈或者向上蹦跳。這種情況在韓劇《說不出來的愛》中,發育遲緩兒俊怡就有這樣的表現,劇中的爸爸昌修因為生下這樣的孩子感到非常的無助,于是為了擺脫內心的譴責發生了外遇,導致俊怡的母親誠實提出了離婚,帶著俊逸和秀雅重新開始了生活,通過俊怡母親的努力改變,使得俊怡的父親改變了想法,從痛苦中走了出來,最終接受了俊怡。故事真的寫的很真實,看過之后讓人歷歷在目,我每看一次都會為誠實感到痛苦,但是母愛真的很偉大,看了這部電視劇中,使我明白了母親的不容易。
<2>對自閉癥兒童的誤解
有很多人對自閉癥兒童有有很大的誤解,其中最常見的有以下三種:
(1)自閉癥兒童不愿意與人交流
電影《雨人》里男主角的哥哥,就很難和男主角進行交流,他們總是自說自話,這種現象在我們普通人的世界里也是存在的。我就是個典型的案例,我們家住在我父親單位的小區里,父親過世之后,有很多人關心我和母親的生活。就有這么一位好心的大媽,每次我回家,都要和我打招呼,而且如果每次她先開口,就會說我不懂禮貌,或者是問我“還記得我嗎?”,這真的讓我這個慢熱的人非常不舒服。
其實,我前幾天去檢查染色體,其中有2條基因有問題,也許我不善與人交流的問題就出在這個方面。因為我性格應該算是熱情的,但是從小家教嚴格,又很少和同齡的女孩子玩在一起。于是就給人一種性格內向的感覺,其實我小學作文寫得非常好,原因可能就是我不喜歡和人用語言溝通,更善于用文字交流。因為和人用語言溝通,就必須直視對方的眼睛,但我貌似害怕他們不喜歡我,很少和人有眼神交流,原因可能是因為我對自己的外貌沒有自信,這可能是因為我母親的相貌太出眾,而我從小就總是被人說不像母親,于是潛移默化中,我開始有點自卑,又因為我有一點強迫癥,對什么事情都過于追求完美。
看了《我想飛進天空》這本書中作者對于自閉癥的描述,讓我忽然感覺,其實自己真的有那么一點點自閉的傾向,只是我骨子里面的紅色性格,使得我這么多年都還能正常的與人交流;尤其現在網絡時代,也很少面對面溝通,一般都是微信、電話、EMAIL交流,這反而解救了我,通過十幾年的磨練,我現在已經卸下了這種心理障礙,可以和任何人愉快的交流了,而且特別喜歡和陌生人溝通。
(2)自閉癥兒童,有先天的優勢.
這個說法其實也是一種誤區,我現在的大學同學的孩子在1歲半的時候,發現有自閉的現象,你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她沒有回應,而且自說自話,這讓我的同學非常痛苦,后來通過半年的行為干預,孩子能夠正常開口說話了,而且我同學現在也成為了這方面的專家,在蘇州經營著一家自閉癥兒童的訓練機構,名字叫做“星星益站”,而且現在發展的非常好,五一剛剛在張家崗又開設了新的培訓中心。她的孩子當時與眾不同的癥狀就是,每次她回家的時候,看到孩子會把所有的蔬菜、水果、玩具擺成一排,整齊劃一特別可怕。但是自閉癥好轉之后,這樣的現象也就隨之消失了。
(3)自閉癥兒童,反應遲緩需要人照顧一生;
這種想法在《說不出來的愛》也有體現,誠實就和秀雅說“你將來可能要照顧弟弟一輩子”,而且秀雅也是這樣認為的,于是后來認識了一位好心的大哥哥,即喜歡俊怡,又喜歡秀雅,還真的讓人有一種喜從天降的感覺。但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有這樣的好事情發生的,于是很多媽媽都非常的自責,認為是自己造成的。
但是,電視劇的最后還是給人們另一種詮釋,讓俊怡愛上了烹飪,并開始學習做菜,讓人們發現其實自閉癥兒童也是可以獨立生活的,并不比其他小朋友差,而且俊怡已經可以自己放學和上學了,有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以上就是對自閉癥孩子的表現及誤區的解釋,讀了《我想飛進天空》,又讓我重新理解了自閉癥孩子的各種行為,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他們,下面我就將書中的內容概括總結一下,以便今后大家可以對照這些方法與自閉癥兒童溝通,不要在誤解他們的行為了。
<3>解讀自閉癥兒童的行為
行為1:自閉癥兒童,為什么說話大聲,且有的時候出怪聲?
其實,這是他們自己也控制不住的,最近我就發現我媽有的時候講話特別大聲,也許是自己一個人在家害怕,需要大聲說話尋求安慰。其實自閉癥兒童大聲說話就是在尋找自我安慰,所以我們普通人有的時候,大聲說話也是這個原因了,如果有這種現象出現,請及時的改變心態。而怪聲的出現,并不是他們有意為之的,而是條件反射。這種情況我也發生過,有的時候說話就不自覺的想笑一下,然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習慣,有一次母親指出了我這個行為習慣,于是就馬上進行了糾正,現在已經基本改掉了。改掉之后,我就在生活中,觀察其他內向性格的人,發現他們也有和我同樣的癥狀。就是喜歡說話時,不自覺的發出笑聲,這可能就是我們這樣內向性格的人,希望用笑聲與人搞好關系,所以才會形成這樣的潛意識而不自知。
行為2:自閉癥兒童,為什么重復問問題?
其實《我想飛進天空》的自閉癥作者說,他其實在你第一次回答的時候他就明白了,但是他害怕自己忘記接收到的信息,而且他們沒有時間觀念,也就是說他們的記憶沒有順序,而是雜亂無章的,因此只能通過不斷的重復問問題,才能讓自己不至于忘記。
今后,我們遇到這樣的兒童時,就要多一些耐心,每次只要他們問的時候,請一定要回答,否則他們會感到非常的難過和沮喪。我今天寫到這里,忽然明白了媽媽為什么逢人就重復同樣的話,可能也是有點過分擔心自己的記憶力吧,怕上了年紀變成老年癡呆,所以總是重復同樣的話。
行為3:自閉癥兒童,為什么回答問題需要很多的時間?
這個答案更讓人感到悲哀,原因居然是他們還沒有等說出答案就忘記了,于是他就在大腦里拼命的去尋找那個答案。而很多成年人并不知道,就很快的去詢問下一個問題,但是其實他們一直都停留在第一個問題上面,于是你就會感覺他們目光呆滯。這就產生了第4種行為
行為4:沒有眼神交流,且不要把自閉癥孩子的話當真
為什么他們會不說話目光呆滯,原因是不敢交流,在思索問題,他們能夠將問題視覺化,于是回答問題經常所答非所問。如果你問他吃蘋果嗎?可能你得到是“不吃”,其實卻是“吃”。這一點我老公就經常這樣,其實原因就是他習以為常的條件反射了,如果你給他蘋果也許他吃得比誰都香甜,因此說自閉的孩子的話被稱作“神秘”的語言。
他們遇到最大的語言障礙就是無法道歉,因此不要強迫他們和人打招呼,其實對于我們這種內向性格的人,和人主動打招呼,其實是一種無形中的壓力。自閉癥的孩子喜歡重復說一件事很多次,原因就是怕忘記,一定不要嫌煩,因為他們活在他們自己的世界里。他們已經有很多難題需要解決了。
行為5:自閉癥兒童會笑嗎?什么時候笑呢?
其實他們笑得比較真實,猶如嬰兒,他們見到花開了會笑,因為他們大多數孩子喜歡觀察細節,容易被別人身上的很細小東西所吸引,這就是為什么見了很多次面的人,他們還不認識,但也許這個人的某個肢體語言,他記得。這就是為什么自閉癥兒童和你打招呼的時候,特意將手心向內的原因,因為他們特別注重細節。他們有的時候,突然想到一件很好笑的事情就會大笑不止,但是這種事情一般發生在被子里。
今天就寫到這里吧,其實自閉癥兒童都是來自另一個星球的人,就像《海洋天堂》里面的王大福一樣單純可愛,需要得到家長和大家的關愛,今天寫這篇長文也是為了鼓勵@wendy這樣的自閉癥兒童的母親,希望她們可以更好的和孩子生活,并且能夠培養出優秀的星星。最后用李白的詩結尾吧: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祝大家生活有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