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思念有聲音,那一定是震耳欲聾。
小時候不懂思念為何物,只知道整天傻開心。長大后才懂思念是來自心臟的牽絆,才知道有些思念是埋在心底不能說的。
哪怕是父母,其實我們都很少在他們面前表達自己的感情。不是不想表達,只是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有些話還是藏在心里比較合適。
懵懵懂懂長大的過程中,我們會漸漸地遇到喜歡的人,我想大多數人都一樣,真正開始懂想念這兩個字的時候,應該是開始朦朦朧朧感覺到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吧!會很羨慕陪在他身邊的人,羨慕可以直接告訴他自己的想念的人,羨慕想他就能見到他的人,羨慕和他在同一個城市生活的人,甚至羨慕可以和他走同一條路的人。
不知道怎么描述,但小時候確實并不會太思念父母,可能因為他們大多數時候都陪在自己身邊吧!或者說,是因為從來不會擔心他們會離開,總覺得他們會一直都在吧!又或者說是因為總感覺和他們之間有代溝,沒有同齡人之間的互相理解和感同身受吧!
直到后來遠隔千里看不到他們的時候才有想要千里歸家的愿望和見不到的思念,才知道“遠了想,近了煩”是最平常也最容易讓人心安的安全感。
今年離家上學的時候,看到她匆忙的比我還著急的樣子,忍不住鼻子酸了,那一句照顧好自己,真的酸到心里了,只能盡量壓抑住自己的哭腔,和口罩一起瞞著自己的眼睛,半天憋出了那句如鯁在喉的句“嗯”。在親人面前,我們彼此好像都很善于偽裝,口是心非,刀子嘴豆腐心,好像家家都一樣。尤其是長大之后,慢慢學會了報喜不報憂。
記得去年生日,凌晨夜里發來的紅包,說真的,第二天早上醒了看到挺驚訝的。他們從來都是八九點就睡的,所以看到那條消息我很開心,不是因為紅包,是因為被在乎被愛。
和家里每次打電話好像也都是一遍一遍重復同樣的話題,不管是我還是其他人,我發現都一樣。
吃了沒?
在干嘛?
好好學習……
好好吃飯……
照顧好自己。
錢不夠了就說。
……
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對話,其實是數不盡的牽掛和思念。
不知道是不是很多人都一樣,有時候稍微聽到會觸動心弦的關心都會有點忍不住心疼。
在家里嫌煩的東西,在外面才覺得格外溫暖。
最平常的亦是遙不可及的思念。
長大后要面對的事情太多了,分離就成了人生的常態,說好的“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愿望好像被時間的手越推越遠。
沒法見面的日子還是多打打電話,多聊聊天,或許就是對他們最好的訴說思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