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天道》第4集,芮小丹請了3個文化人和丁元英一起喝酒吃飯。
這3個文化人分別是:《古城晚報》編輯韋天逸、古城電視臺《警事追蹤》欄目記者杜小輝和古城公安局宣傳干事劉江。
他們3個把丁元英弄到8分醉后,韋天逸提議大家飲酒作詩助興,并指明由年紀最大的丁元英先開始,擺明是要讓商人出身的丁元英出丑的節奏。
迫于眾人的壓力,丁元英沒辦法不作詩,無奈之下他念了一首以前作的《自嘲》: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
大志戲功名,海斗量福禍。
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
聽完這首詩,這3位文化人紛紛向丁元英表示歉意,然后灰溜溜地走了。
而邀請他們前來的芮小丹更是臉上發熱,倍感無地自容。
在我看來,丁元英通過《自嘲》在警示對方:“耍小聰明,只會慘遭“打臉”’。
為什么這樣說呢?
這3個文化人在吃飯的時候,一邊海闊天空地聊,一邊頻頻捧杯,一會大談信仰危機和大眾文化,一會又談人生境界,抒發超脫情懷。。。
這不正是“醉舞經閣半卷書,坐井說天闊”嗎?
他們自以為讀了很多書,懂得很多道理,于是賣弄自己那連藏經閣萬卷之一都不到的皮毛學問。
他們就像坐在井底的青蛙,用自己的一孔之見去看世界。
而這3個文化人在不知不覺談到錢的時候,便開始大發牢騷。
他們認為自己之所以掙得少,是因為社會缺乏誠信,缺乏公平競爭。
這不正是“論到囊中羞澀時,怒指乾坤錯”嗎?
這3個文化人自己掙得少,不反思自身的原因,卻怨天怨地怨社會。
不過,在聽丁元英念完《自嘲》,他們3個都知道自己耍的小聰明早被看穿,而且還慘遭“打臉”。
而芮小丹本來請這3個文化人來陪丁元英吃飯,就是想耍小聰明教訓一下他。
因為丁元英當初跟芮小丹說自己的音響值4萬,沒明說是4萬美元。
如果他明說是4萬美元,芮小丹很有可能會認為自己不適合這樣的消費,就會放棄買同樣音響的念頭了。
但是,由于丁元英沒明說,導致芮小丹誤以為是4萬人民幣,這使她走了很多冤枉路。
芮小丹在滿含怒氣中,出現了心理失衡。
而為了平衡自己的心理,芮小丹請了3個文化人來和丁元英吃飯,意在依靠文化素養來教訓對方。
這樣自己便在丁元英面前有了優越感,從而獲得心理上的平衡。
然而令她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小聰明早被丁元英看穿,于是便有了慘遭“打臉”的尷尬一幕。
在現實生活中,你可能也有過像芮小丹和這3個文化人那樣耍小聰明,結果慘遭“打臉”的尷尬經歷。
如果你想盡量避免這種尷尬,該怎么辦呢?
我建議你做到以下3點:
1、不抱怨
愛抱怨的人,其實就跟上面3個文化人一樣,都是在耍小聰明。
他們希望通過抱怨來體現自己很有才華,只不過懷才不遇的境況。
然而,事實會狠狠地“打臉”這些人,讓他們像上面3個文化人那樣出丑。
你如果不想像他們那樣出丑,就要做一個不抱怨的人。
像《天道》里的歐陽雪,她就是一個從不抱怨的人。
歐陽雪小時候家里很窮,這導致她十幾歲就輟學了。
另外,她還曾飽受欺凌。
但是,歐陽雪從沒抱怨命運對自己不公,而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改寫命運。
她從擺餛飩攤起步,到后來成為在五星酒店里開粵菜館、并賺得盆滿缽滿的大老板。
由此可見,不抱怨,終將使你變得更強大。
2、不賣弄學問
賣弄學問的人,其實就是在耍小聰明。
他們希望通過在眾人面前顯擺自己的學問,從而獲得高人一等的優越感。
然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是一個矛盾體,越缺什么,反而越想要炫耀什么。
由此可見,喜歡賣弄學問的人,往往都是沒什么學問的人。
正如上面3位所謂的“文化人”,一心想在丁元英面前賣弄自己的學問,到頭來卻是自取其辱。
如果你不想重蹈他們的覆轍,不賣弄自己的學問才是王道。
像《天道》里的韓楚風,他雖然貴為工商管理博士,卻從不賣弄自己的學問。
無論是面對像歐陽雪這種小學沒畢業的人,還是像丁元英這種碩士,他都始終如一,以謙卑的態度向這些人請教。
丁元英因此認為韓楚風是靠得住的人,于是在自己操盤私募基金時,選擇韓楚風作為擔保方之一,最終幫助韓楚風賺到了2000萬元。
賣弄學問的文化人,慘遭丁元英羞辱;
而不賣弄學問的韓楚風,在丁元英的幫助下賺到了2000萬元。
兩者之間高下立見,相信明智的你,一定會選擇做一個不賣弄學問的人。
3、不坐井觀天
坐井觀天的人,其實就是在耍小聰明。
上面提到的3個文化人,其實就是井底之蛙。
習慣坐在井底這個舒適圈的他們,只看到了井口大的世界,卻誤認為自己了解全世界,并為此大放闕詞。
結果他們因為無知,導致自己慘遭“打臉”。
如果你不想像他們那樣被“打臉”,就應該走出舒適圈,去看看外面更大的世界。
像《天道》里的肖亞文,她就拒絕做一只“井底之蛙”,而是勇敢地走出舒適圈,去尋求更大的發展。
在丁元英解散私募基金的公司之后,作為他助理的肖亞文其實就跟他沒有任何關系了。
從那之后,肖亞文完全可以在北京一直舒舒服服地做一個小白領,但是她志不在此。
肖亞文把握住私募基金公司解散前,丁元英托她幫忙找一個清凈地方的機會,拜托自己的好朋友芮小丹幫忙在古城找清凈的房子。
為了引起當時到德國法蘭克福探親的芮小丹對這件事的重視,肖亞文更是自掏腰包花了2萬多塊錢,從北京專門飛到了法蘭克福。
她這么做,只為了保住日后和丁元英還能聯系、還有跟他繼續學習的機會。
后來,肖亞文等到了這個機會。
丁元英友情協助王廟村發展音箱事業,并推動他們成立了格律詩音箱公司。
無奈馮世杰、葉曉明和劉冰這3個股東格局太小,他們碰到樂圣起訴后就擔心自己投入的錢會全虧掉,于是選擇了退出,留下歐陽雪這個完全不懂音箱的大股東。
這時候,丁元英給了肖亞文機會,讓她去應對樂圣的起訴。
為了打贏這場官司,肖亞文走出舒適圈,進行了大量的法律知識學習和現場取證。
最終她順利打贏了這場官司,并入股格律詩成為總裁,一年下來能賺幾百萬。
如果肖亞文一直停留在舒適圈,她就一直會是一個小白領。
但是,她因為勇敢走出了舒適圈,從而成為了一年能賺好幾百萬的女總裁。
和那3個坐井觀天、自作聰明的文化人比起來,勇敢走出舒適圈、充分發揮自己才智的肖亞文,更值得你好好學習。
“認識你自己”,是每個人學哲學的終極目的。
如果不認清自己,你就會很容易變得像上面那3個文化人那樣,耍小聰明最終導致自己慘遭“打臉”。
而當你認清自己只是一個“后山人”,不抱怨、不賣弄學問和不坐井觀天,你會遇見更卓越的自己!
對丁元英的《自嘲》,你的看法是怎樣的呢?歡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