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幾個問題,你怎么選擇?
喜歡一個男生/女生,要不要表白?
我都27了,要讀研嗎?
我要出國讀博嗎? 要創(chuàng)業(yè)嗎?
想畢業(yè)以后去北京,可是家里已經安排好了工作,怎么辦?
買了高定,舍不得穿,等到隆重的場合才穿吧?
不同的人,答案也不同。沒有標準答案,你選擇的都是你。
有一個哲學層面的問題我們無法逃避——我們都會死。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這個問題客觀存在。
走在路上,一陣風吹來,看見樹葉被吹向同一個方向,這個問題就好像一道靈光猛地打在我腦門;坐在圖書館,看見一排書架,這個問題也會猛然蹦跶出來。很多時候,當面臨選擇時,這個問題都會猛然出現在腦海,提醒我,有那么一天。 整個過程,自然和諧,沒有看見死亡時的悲愴,只有清晰堅定,以及發(fā)現時不我待時候的摩拳擦掌。仿佛看到自己身著戰(zhàn)衣,衣袂飛揚,長發(fā)飄飄,手里的劍寒光凌冽,不知前路何方,但總覺得自己可以在必要的時候殺出一條路,到達那個地方。
因為有死亡的bug在,不妨展開最瘋狂的想象。如果遲早會被銷號清零的話,不妨旁若無人地做點什么,不然多虧啊,畢竟你曾經擁過有整個世界。用一生打卡,一切都有被實現的可能。比如,彈一手很好的鋼琴、把足跡留在七大洲、拿到英國名校Phd、一門溜到飛起的外語、一棟湖邊別墅、一輛理想好車、和海龜一起潛水、去見偶像、讀一千本書、出版三本書……
一切當然不止于此,為世界創(chuàng)造什么,也值得思考和實踐。
想象力總是比實踐先行一步,有了理想才談得上到達。最怕年紀輕輕,就只能看到日月交替,陷于一隅。
開頭提到的幾個問題,可以大致分成幾類:情感、學業(yè)、事業(yè)、外貌。基本涵蓋能讓人類產生糾結的問題。讀到這里,當這些問題來臨,你大概可以望著星空,搖晃手里的紅酒,問自己一個問題,“假如明天不再來,我會怎么選?”
遇見喜歡的人就去追,想做的事就去做,每一天都保持最美的姿態(tài)。用最貴的香,喝最烈的酒,穿最美的衣,見最好的人。
就像一枚永不熄滅的火炬,提醒你此生有涯,做想做的事,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活時盡興,去無所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