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發展,尤其是智能手機的普及,讓大家的閱讀不再停留在紙質書籍,轉而碎片化閱讀。各種信息如洪水般朝我們涌來。三分鐘瀏覽一條新聞,十分鐘品閱一篇故事,都是綽綽有余。然而,我們經常有這樣的錯覺“看過即懂得,理解即活用”。真正用時,才發現已記不起具體內容,只剩模糊概念。
當今時代,如何管理有效信息,如何讓信息為己所用,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而一支筆,一冊筆記本,一種筆記方法就可解決信息泛濫的問題。不僅如此,如何將信息整合再生產活用也是令人頭疼的事情。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主要分為三個部分:1、筆記本收集信息 2、筆記本進行信息整合 3、利用筆記本進行知識生產,教會我們如何在碎片化閱讀中獲取知識并充分利用。
作者奧野宣之,傳媒業出生的他在出版社和報社工作多年。用筆記本記錄自己的生活工作,多年來堅持如此。此事一經報道,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他獨創的信息整理術和智慧創造法受到商務人士的廣泛好評,累計銷量超過50萬冊。
? ? ? ? ? ? ? ? ? ? ? ? ? ? ? ? ? ?筆記本收集信息
生活無處不存在信息,對話傳遞信息,閱讀掌握信息。各種各種的信息充斥腦海,紛繁蕪雜。奧野宣之認為用一個筆記本來記錄這些信息,是再明智不過了。
一、收集哪些信息
小時候,我們總愛買些喜歡的卡通貼紙粘在自己的本子上。不僅每天看著心情就很舒服滿足,而且令自己的本子相當個性化。筆記本不僅是千篇一律的寫字,記筆記也可以讓它綻放屬于自己的風采。
奧野宣之認為記筆記不存在“某些內容不能寫”這樣的規矩,無論是私人記錄,抑或是會議安排,都可以記到筆記本里。
若有看報紙的習慣,感興趣片段也可粘貼。平日的所思所想、讀書筆記也可隨手記錄到筆記本。
總而言之,只要自己感興趣的信息都可以記錄在冊。
二、有什么優點
為什么選擇紙質的筆記本,而不是電子產品?奧野宣之認為
1、手寫保持原汁原味 手寫不僅鞏固記憶,還保留了當時的心情。再次翻看,就會憶起當時的情景,記錄的目的。反過來,你也會說電子產品更方便,隨手保存有趣的信息。但壞就壞在碎片化的閱讀,通常就是快速略讀,信息只是在腦海快速閃過同時忘卻的速度太快,還沒等起你再次翻看就已經忘記。
2、記錄使人快樂 網絡的發達,使得越來越多的人丟棄紙質書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驗,網上打出來的字都是間隔一致上下一般高。若不打開內容,你甚至不會覺得這是自己的作品。而一摞筆記本即使封面一模一樣,熟悉的字體也會讓你一眼分清,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一本。
? ? ? ? ? ? ? ? ? ? ? ? ? ? ? ? ? ?筆記本整合信息
想要讓筆記本發揮更大的作用,奧野宣之認為只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一、一元化規則
一元化—一切信息不分類別的都納入這冊筆記本中。
市面上有很多書籍,教會我們如何根據各種用途來分門別類整理物品。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的效果并沒有那么好,久而久之,更亂了。《如何有效整理信息》認為筆記本是個大玩具箱,籠括所有玩具。所有記載信息都可以在這里找到,清楚明了。
就算是不太細致的分類和整理,一元化方法相較之下也更適合個人使用,其長處如下。
·記錄很輕松
·找起來安心
·堅持做也不費力
更重要的是你并不需要同時帶幾個筆記本!更輕松方便!
二、時序性原則
時序性—從頭開始按順序使用筆記本
每次的記錄都添加日期,有助于日后信息的尋找。不僅如此,還能回憶起當時的“實況”。具體做法如下
2018年3月26日=180326
1998年11月2日=981102
6位日期記錄法就是用6個阿拉伯數字代表年月日,漢字的年月日省略。若年月日某一項只有一位數字,則加前綴加0。
方法很簡單,但越簡單的東西越容易忽略。當然,如果有自己熟悉的記筆記方法能快速的找到所需要的信息,那也是很好的。
三、索引化原則
索引化—記錄尋找信息的線索
書都有目錄,尋找內容特別簡單;筆記本信息繁雜,翻找不容易。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建議筆記本索引化,記錄尋找信息的線索,能更快的找到信息所在的位置。舉例如下
「“××筆記在第 185 冊的 6 位數字標簽‘130227’這一頁。”
“關于企劃案的點子全部用紅色字母‘K’標出來了。”
“去△△出差的記錄好像是在那個黑色封面的筆記本的中間部分。”」
運用你最喜歡也最簡單易懂的方法,迅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素材。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印象最深的就是“蔥魷式火鍋筆記法”,具體做法如下:
①將他人的發言、通過觀察得到的信息等“來源于外部的信息”標上“○”后再逐條書寫;
②對這些信息產生的感想、自己想說的話,用“☆”標記后再寫;
③不斷重復①和②項內容。
固定場合信息的記錄可以使用此方法,簡單高效。既不漏下來源于外部的信息,也不忘抓住聽取信息時的主觀感想,客觀事實和主觀感想交替進行,一樣不落。獲取外部信息,同時將信息消化產生新的知識。
? ? ? ? ? ? ? ? ? ? ? ? ? ? ? ? ? 利用筆記本知識生產
攢很久的錢買一個LV,因為代價太大所以總是供著,不肯輕易背出去。但是它畢竟只是一個包,作用就是裝東西。同樣,辛辛苦苦記滿的筆記本不能束之高閣。它不僅是素材,還是知識再生產的原料。
1、加工得到新的信息 每一次的翻讀,都會有新的感想,源源不斷。《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指出,同樣的信息不同的角度,結論也不同。
2、交叉閱讀尋找關聯性 不同的信息間,經過某種介質也會產生某種關聯。麗江旅游寫的旅游日記,古建筑史的發展,毫無關聯。但因為麗江也有很多古建筑,兩條信息便串起來了,便可做出關聯性標記。
《如何有效整理信息》篇幅不多,內容簡單可執行性高。在這個碎片化時代,各種信息零零散散,焦慮無處安放。運用一個筆記本記錄所有信息解決信息焦慮,讓自己安心舒心。哪些人需要看這本書?因為分類整理而心力交瘁的,可以看看這本書!因為寫作素材不夠而慌張焦慮的,也可以來看看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