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001
人是最敏感的,也是最容易多心的。所以經常強調,在溝通的時候要換位思考,我們之前也說過,自己懂不代表他人懂。
002
因為有些話,在我們自己看來沒有什么,但是經過別人的聯想,可能就變味了。
003
有這樣一個笑話:
一個人演講,看見臺下零零落落,沒多少人,于是開玩笑說:“咦?怎么該來的全沒來?”
臺下許多人一聽,心想你的意思我們不該來于是抬屁股走了。
某人一急,喊到:“怎么不該走的又全走啦?”
剩下的人心想:“意思是我們才應該走?”結果又走了一半,只剩下幾個死忠。
某人更急:“哎呀我說的不是他們。”
那幾個死忠想:“哦,鬧了半天是說我們。”于是人全走光了。
004
演講者只是抱著開玩笑的心態來自嘲自己的現狀,但沒想到自己短短幾句話,就把觀眾都趕走了。
005
其實話的本身沒有錯,只是那句話讓人產生了聯想。
006
你朋友送你一份生日禮物,你打開之后看了一眼,說:“我之前想買這條裙子的,但是黃色有點顯我黑我就沒買了。”
其實這句話是一個事實,但是朋友會怎么想?
“我好心買的禮物,買錯了唄,你不喜歡唄,那下次不送了。”
007
你越來越漂亮了=我原來不漂亮嗎?
你越來越專業了=我原來不專業嗎?
你真是王菲第二=我做我自己的第一不好嗎,我為什么要去做別人的第二?
008
說話的時候千萬不要說引人多心的話,可以用關心來代替嫌棄。
009
“這個裙子真好,花了不少錢吧,以后不用給我送這么貴重的東西啦,咱倆誰跟誰呀。”
010
不說引人聯想的話,不說傷人自尊的話,以關心代替嫌棄。
參考書籍:《說話的魅力》? 劉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