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上海這座城市,小提一直以來是畏懼的。
畏懼它的驕傲,畏懼它的擁擠,畏懼它的忙碌。
直到小提在真實的體驗過了喧鬧的生活后,才發現其實地域的壓迫感,上海和其他地方都是一樣的,沒有哪里會多一點,也沒有哪里就少一些。
尋·一憩之地
頭一次到上海,小提被地鐵的人流擠來擠去,竟然也能一路擠到了目的地。
出了站,阿杜和米娜都已等候著她。
此時突然下起了大暴雨,下得好像小提的到來是及時雨一樣,讓她受寵若驚。
一路戰戰兢兢接受著暴雨的洗禮,輾轉到了阿杜家。
這的確是一個溫馨的小窩,一室一廳一廚一衛,一個人加一條狗。
在上海能租到這樣的房子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這是小提的夢想,不過現在有人做到了,那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尋·舌尖誘惑
小區附近很多小吃。
中國各地的大小生意人源源不斷涌入上海淘金,也沖淡了上海的本土氣息。
否則,上海人會更加排外和勢利下去。
令小提感到奇怪的是,來自徽州府的平民小吃:包袱餃和菜泡飯,竟然也能在這片土地穩扎穩打。
夜幕降臨,街邊的小吃攤擠滿了人群,不管老的少的都樂滋滋地在各個攤前排隊等候。
燒烤攤是最多的,奇怪的是燒烤的工具竟然都不是碳烤、鐵板燒,還都是在小提看來早已被淘汰的“下油鍋”。
飲食的流行趨勢果然沒有章法可循,有的從一到二,有的地方卻喜歡從二到一。
尋·寂寞之城
小提和阿杜走出小區時,米娜在前面撒歡跑。
路上碰到有遛狗的,有養狗沒帶狗出來的,有抱著狗散步的。總之,狗成為不少人的伴。
路邊還有人抱著自家出生不久的小狗等候買家,一窩小狗嗷嗷待哺。
養狗其實是門大學問,要和它良好的交流,就要學會怎么訓練和飼養它。
不會養狗的人,可能到最后,誰是誰的主人,連水星人也搞不清楚。
見·睡衣文化
在小區附近,早晚都可以見到穿著睡衣亂逛的上海人。這就是上海著名的睡衣文化。
在上海的本土氣息漸漸被沖淡的時代,上海人有一種必然的恐慌。他們害怕這個本來屬于他們的城市會像美國一樣變成一個什錦城。
中外各地的文化紛紛涌入上海,迫不及待地向世人推廣各自的理念。眼看家庭地位不保,上海人,拿什么證明自己的東道主身份?唯有以主人的姿態穿著睡衣滿大街宣告:我,才是上海的主人。
不管室內室外,大街小巷,上海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絲空氣都是屬于他們的。在自家的地盤,上海人想怎么穿就怎么穿。
但大學時一堂課上,小提的老師曾狠狠地批判過上海的睡衣文化,認為其過于狹隘,不顧及公共禮儀,有損上海及中國的公關形象。
孰是孰非,一切都在批判與被批判中生存下去。
辯證法就是個好東西。
識·能屈能伸
在上海的那幾天,小提去了環球港、多倫路和七浦路。
環球港不能稱為上海的特色,它只不過是一個規模大一些的商場而已。撇去規模不談,這樣的地方全國遍地都是。
而多倫路就不一樣了。多倫路的雅致建筑讓人心往,它濃厚的文化氛圍又讓小提望塵莫及,一路溜達走過,小提不再回頭,連照片也不敢留存。
七浦路倒是符合小提的口味,小吃、購物樣樣周到,經濟又實惠。
小提和阿杜在七浦路上逛了整整四個小時,那悲催的腳在高跟鞋里撕心裂肺地詛咒著。不過阿杜顯然很適應這樣的路程,絲毫沒有吃力的感覺。
多倫路的文化性和七浦路的大眾性,充分證明上海是一個能屈能伸的城市。
海上漂·漂上海
幾天下來,小提覺得,自己沒有辦法在上海生存。
起碼喜歡慢行的她,難以跟上路人形色匆匆的腳步。
不過那么多漂在上海的人,他們是勇敢并享受著的。
很多人來到上海,尋求一個發展的機遇,探索更大的可能;也有很多人,在上海的繁華中迷失,一無所得;當然還有很多人,在逼迫和倔強中堅持,在無能為力中頹敗。
上海因天時地利而繁榮,上海人因繁榮而驕傲。如今的上海,早已被外來文化侵襲。上海是走向了時代的前沿,但上海人能否跟上步調,還需要一段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