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天書密碼? 開啟追夢人生
——長篇小說《追夢少年》人文意涵簡析
? ? ? ? 作者:徐宏昌(A狼牙月A)
小說《追夢少年》以主人公阿宇和“漂流書”中夢幻童子的交流對話與問題解答為線索,串起了阿宇、婷婷、阿威、小偉、小麗和強強等幾個小學生克服缺點、積極求索、追尋夢想的故事,運用魔幻現實主義表現手法,賦予文本以童話色彩,生動詮釋了“我們可以(也必須)用自己的智慧與行動去找尋夢想‘天書’、人生‘天書’密碼”的意旨。
“漂流瓶”與“夢幻童子”人文意涵
作者借夢幻童子之口對“漂流”的意涵進行了詮釋:“漂流,不僅僅是在海里,在空氣里,在孩子們美麗的意念中,也能漂流啊……我是在小孩子的手里漂流的。”在阿宇的世界里,能漂流的不僅僅是需要救助的人扔下大海的漂流瓶,還可以是一本書。
書,是知識與智慧的凝聚,是文化與文明得以傳承與理解的重要載體。書,也可以像大海中的漂流瓶一樣,滿載著人類的知識與智慧,在人與人之間傳遞并為之搭建起心靈的橋梁,讓每個人的心靈世界都因有了知識與智慧而變得更加美好和充盈。
夢幻童子在和阿宇初次見面時留下的那句“你的夢想是會實現的”,含蓄地點出“書”的另一意涵:書,是打開夢想大門的鑰匙。
陜西金融作協主席、著名作家楊軍在本書的序言中,對“夢幻童子”形象進行了解析:“小說中的夢幻童子既是引導主人公阿宇走出自我的、狹小的、封閉的獨生子生活藩籬的導師,也充當一個知心朋友的心靈陪伴……”“導師”和“朋友”這兩個詞,對夢幻童子這一人物形象的設定予以了準確判斷與定位。
小說的第8到11章講的是,阿宇接到了夢幻童子給他出的第一個難題——一道混合運算題,經過認真思考,阿宇終于找到了自己的幸運頁碼。當無字天書的第62頁終于顯示出漢字時,我忽然想到了《蘇菲的世界》。這是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創作的一本關于西方哲學史的長篇小說。當14歲的小姑娘蘇菲打開信封時,她看到一張信封大小的便條紙上寫著:“你是誰?”除此之外,什么都沒有。從此,蘇菲就在神秘導師艾伯特的指導下,開始了她的哲學探索之旅,開始思考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依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
我們的主人公阿宇也像蘇菲那樣幸運,遇到了自己的神秘導師。不同的是,夢幻童子提出的問題并不像哲學家提出的問題那么深奧玄妙,而是更加貼近以阿宇為代表的五、六年級少年兒童的生活實際,更能直接解決孩子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還有就是,這個夢幻童子看上去要比蘇菲的導師艾伯特有意思,因為夢幻童子就像一個卡通明星,而艾伯特卻是一個老學究。
英國哲學家羅素曾說:“高尚的生活是受愛的激勵并且由知識引導的生活。”我們可以把這句話簡化為一個公式“高尚的生活=知識+愛”。這句話同文藝復興初期意大利偉大詩人但丁的“天堂公式”何其相似?原清華大學中文系主任徐葆耕教授將其定義為“天堂之路=人智+愛”,并認為,“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自己的‘維吉爾’,一個自己的‘貝德麗采’,這是我們從但丁的《神曲》里得到的啟示?!?/p>
我想,我們的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也都應該有自己的“維吉爾”和“貝德麗采”,讓他們在知識(智慧)和愛的引領下去追尋夢想,實現理想,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創造出屬于自己的也屬于中華民族的,甚至更屬于全人類的“天堂”。
夢幻童子便是凝結“知識(智慧)”和“愛”于一體的化身,是阿宇的“維吉爾”和“貝德麗采”。
19世紀德國著名的民主主義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碑敶牡聡軐W家、教育學家斯普朗格也曾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講生命感、價值感喚醒?!瘪R克思則強調:“教育的核心所在就是喚醒。”
那么,誰來“喚醒”?一方面,是為師者、為人父母者的成人們去喚醒;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孩子內心世界的“自我喚醒”。“自我喚醒”,以成人世界對孩子的教育引導為前提,同時,“自我喚醒”又是“成人喚醒”的目標指向和成功標志。
那么,從這個意義上講,夢幻童子也是一個“外部喚醒者”,是阿宇的“艾伯特”“維吉爾”和“貝德麗采”。而故事最后,阿宇“望著東方欲曉的窗外,想著他的夢想,他的希望”(81章末尾、小說結尾)則昭示了阿宇真正的“自我喚醒”。
小說通過文本敘事展示了少年兒童從“被喚醒”到“自我喚醒”的成長軌跡和教育內涵,揭示了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義所在。
以上應是“漂流書”這一物象和“夢幻童子”這一人物形象所蘊藏的深刻的人文意涵。
諄諄師者心,拳拳赤子情
小說第24章寫到美國影片《音樂之聲》中的瑪格麗特教孩子們唱歌的橋段。作者評價道:“瑪格麗特以她的愛心和智慧把七個調皮搗蛋的孩子調教得彬彬有禮,她以博大無私的愛心和獨特的教學方法終于贏得了七個頑皮孩子的愛戴和尊重?!?/p>
實際上,小說作者杜崇斌老師也如瑪格麗特一樣,正在努力以他無私的愛心、獨特的教學方法和作家應負的社會責任,為更多的孩子送去春風化雨般的美文妙語,為這個偉大的時代立言放歌。這是一個師者的責任,更是一個作家的責任。
透過小說文本敘事,我們能感受到作者的“諄諄師者心”和“拳拳赤子情”,具體體現在小說文本豐富的內容中:高度關注知識的傳遞,關注行為習慣的培養、夢想的構建、思想的錘煉、情感的陶冶和審美能力的提升等。
首先,小說融知識性和趣味性于一體。
小說中涉及到的知識涵蓋了文學(神話、傳說、童話、童謠、謎語、古典詩詞、莊周夢蝶、詩鬼李賀、諸葛亮、杜甫)、數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歷史(歷史人物和事件)、生物(昆蟲和植物)、地理(死海)、音樂(中國和世界名曲)、美術(世界名畫)、科學(登月、飛船、相對論、暗物質、射電望遠鏡、蛟龍號、墨子號、琥珀的形成)及生活百科(足球、制茶、醫藥)等內容,洋洋灑灑,蔚為大觀。小說把很多知識放到一個大的故事框架中去巧妙呈現,而不是簡單羅列。那些有趣好玩的知識,就像圣誕樹上掛滿了琳瑯滿目的小禮物,讓讀者漫步于神奇的故事世界的同時,又可以隨時采擷誘人的知識和智慧的果實。
小說文本中故事的呈現不是站在“傳道授業”的講臺上進行單向灌輸,而是不斷變換形式。小說將知識置于一個個生動的場景中,依靠故事情節自身發展的動力自然導出,讓這些知識在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同時,又緊緊地嵌入故事情節主脈絡之中,化為故事情節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
小說中的有些知識是浮出水面的顯性知識,有些則是僅露出冰山一角,需要讀者自己到書外去探尋奧秘。如第17章中提到的中國古典名曲、外國經典名曲和梵高、畢加索的著名畫作,就是僅出現一些詞匯而已。當我看到一個樂曲的名字時,我的耳邊就會響起那首曲子熟悉的旋律;當我看到一幅畫的名字時,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這幅畫的影像,甚至那堆積的色塊、燃燒的筆觸和人物的表情等細節也歷歷在目。這就是閱讀帶來的“聯想的妙處”。
但前提是,讀者必須要有相應的生活和知識積累,要很熟悉這些音樂和美術作品才行。只有如此,在看到這樣的文字時,我們才能調動生活和知識積累,從文字閱讀中獲取更多的藝術享受。如果我們的小讀者沒有聽過這個曲子、沒有看過這幅油畫怎么辦?是不是要放下書,去網上找來聽聽、看看?要知道,審美能力也是現代人應具備的重要人文素養。希望我們的小讀者們能像小說中的婷婷一樣熱愛藝術,并逐漸對藝術、對一切美的事物有所追求、有所領悟。
其次,作者的“師者心”還體現在,通過故事講述透露出對青少年良好習慣養成的關注。
第23、24、47章對阿宇的懶惰和做事磨蹭進行描寫,第28章對婷婷的懶做家務和不會做家務進行描寫,借阿宇爸爸(小陳)和夢幻童子之口揭示“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道理。第28章中,作者明確指出了作為獨生子女的婷婷的缺點:“愛打扮,愛穿新衣服,怕臟怕累,不愛干家務活,以自我為中心,愛聽別人夸獎,有虛榮心,心理脆弱,缺乏挫折承受能力等等”。隨著情節的推進,阿宇慢慢產生了變化。在第55章《愛上勞動》中,小龍已經成了一個愛勞動的好少年。他幫助小龍哥提水、掃地、澆花、鋤地。作者通過故事講述,努力引領小讀者產生“共情”,讓小讀者在阿宇等少年的成長歷程中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可見作者一片深沉熾熱的師者教誨之情。
另外,作者更加注重從理想滋生、思想錘煉、情感陶冶、詩意感悟和審美提升等方面再現青少年的追夢歷程,展示他們因此付出的努力和獲得的精神成果。
小胖子阿威剛開始并不是一個多么討人喜歡的孩子,但是,當他把自己的理想聚焦于“琥珀”之時,他的形象一下子變得熠熠生輝。阿威的理想是要做一個琥珀,卻遭到了同學們的恥笑??墒青嵗蠋煕]有笑他,并向他解釋了琥珀的形成原理。阿威又去找剛剛大學畢業的吳老師,并問出了足以讓讀者都為之驕傲的那個問題:“那如果我們用當代的科學方法,在實驗室能制作出來嗎?”要知道,這就是夢想的開始,這就是理想的萌芽,這就是一個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又邁出的重要一步。
我認為,能否主動地去尋求知識、渴慕智慧并能主動去驗證知識、實踐智慧,是一個人是否具備了自我喚醒、自我激勵、自我成長能力的重要標志。阿威,這個剛開始并不討喜的小胖子,開始了“自我喚醒”。
第62章《品茗讀詩》中,夢幻童子引導阿宇通過通過喝茶去開發想象能力。在夢幻童子的啟發下,阿宇似乎看到了“春日的清晨”“滾動的露珠”“爛漫的山花”“輕鳴的小鳥”和“戴著斗笠背著竹筐唱著山歌的姑娘”,更有清新優美的“采茶圖”……能在品茶和讀詩中創造出如此豐富的想象圖景,需要我們具有一定的文學修養和審美能力。第65章《感悟秋林》和66章《紅葉的詩意》,重在體現作者對青少年的詩意引領?!霸娨饪偸菚M入有一顆詩心孩子的心靈的!”作者借夢幻童子之口說出了這一飽含詩意和哲理的名句。后文則通過作者細膩優美和富有詩意的講述和描寫,引領小讀者們進入到一個美好的境界。
《追夢少年》具有濃濃的散文筆意,是作者鐘愛且運用嫻熟的清新筆法的再創造。作者善于把人物置于情景交融之中,為人物的心靈成長注入一股來自大自然的“美”和“力”,在清新自然、優美和諧的故事背景中,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完成對人物心靈世界的一次又一次的升華。
我們能深深地感受到作者擁有的那顆“諄諄師者心”,也能感受到他那一片熾烈的“拳拳赤子情”。杜崇斌老師在“后記”中寫道:“那些綻放的花朵,就像活潑可愛的孩子們的笑臉,那熱烈奔放的精神,似乎告訴我夏天就像一個熱火朝天的赤子一樣,已經頑皮不羈地來了!”
其實,“像一個熱火朝天的赤子”的何止“夏天”?作者自身便是這“熱火朝天的赤子”。正是因為作者胸懷對祖國、對民族的熾烈的愛,正是因為作者飽含對祖國的花朵的熾烈的愛,我們才能在作品中感受到那股無處不在的“拳拳赤子情”。作者努力用一支筆構建起教育祖國未來希望的責任擔當。
對小麗這一形象的塑造,我們讀到了作者對青少年課業負擔過重這一現實的反思;對“天宮一號”“中國天眼”“蛟龍號”潛水器和“墨子號”量子科學試驗衛星等“中國科技故事”的講述,我們讀到了作者滿懷的愛國主義情愫和強大的民族自信心。
所以說,《追夢少年》不僅是一部反映少年兒童追尋夢想的“成長小說”,也是一部緊扣時代脈搏、高揚主旋律、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時代小說”。
努力通過文本講述來表現“大美與至愛”“精神與信仰”“歷史與文化”“責任與擔當”等大命題,應是作者在為孩子們講好聽的故事的同時,另一個高遠的追求。
【注】
作家簡介:(摘自百度百科)
? ? ? ? 杜崇斌,陜西作家,著有長篇歷史小說《大儒張載》,長篇兒童小說《追夢少年》。
? ? ? ? 長篇歷史小說《大儒張載》已榮獲全國城市出版社優秀圖書一等獎、首屆絲路金融文學獎、陜西省第二屆廉政文化精品創作文學作品類一等獎等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