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和母親結束視頻通話,在短短的十分鐘里,我前前后后五次抱怨時間過得太快,我還不想長大,更準確地說,是有些害怕長大。
從我們出生開始,似乎就陷入了無休止的反問,"成長是什么?它是什么顏色的?高的?胖的?瘦的?還是透明無味的?"
童年時,我們漸漸發現,成長是過生日吹蠟燭許愿時的甜蜜。
青春時,我們慢慢明白,成長是籃球場圖書館不小心的刻意。
成年時,我們默默接受,成長是越來越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所夢所想是越來越不愿給他人徒添煩惱,哪怕只是對方一個關于自己的短暫思考。
最后,成長成為了你身上酸過,甜過,苦過,辣過的味道。
一邊流浪
霧都生活的第五個年頭,也是最后一個年頭,流浪因為他鄉,因為慌張,因為無望,因為夜晚的燈沒有如期點亮。
去年五月之前,我一直都認為一個人生活完全沒有任何問題,買衣服、看電影,涮火鍋、去旅行樣樣ok都可以。結果,現實立馬給了我一記響亮的耳光,仿佛冷笑著說:"你當真以為自己什么都可以?"
凌晨二兩點半,難受得從夢中醒來,下意識摸了摸自己的額頭,真是像極了剛出鍋的水煮蛋,顧不上穿鞋,頂著昏昏沉沉的腦袋,愣是摸索著在黑暗中打開了臥室燈,找來了溫度計測量體溫,接著,被上面的數值嚇到,39°8。
我有些驚慌,因為上一次這樣發燒時,我還是個孩子。冷靜下來后,在房間里找退燒藥,卻一無所獲,看著抽屜里僅有的即將過期的兩包感冒沖劑,管他呢,死馬當活馬醫吧。
吃完藥,用盆子接上涼水,打濕毛巾,敷在額頭,開始給自己降溫。反復幾次,竟不小心在沙發上睡著了。
天一亮,便急忙去了醫院,醫生說是病毒性感冒,前前后后打針輸液一個多星期,咳嗽近一個月后,終于康復,但心有余悸,而我的嗓子也因此有了一點后遺癥,每次吃完飯過后,都會有不適感,這點真有些惱人。
一個人在外工作生活,家里一定要有個醫藥箱,要隨時備好各種常見病的藥品等等。因為,你無助的時候,你真的只有你自己。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不再簡單地認為一個人生活什么都可以。
一邊拾起月光(殘酷)
我從小就喜歡趴在窗臺看月亮看星星,而陽光城也從來不缺深邃美麗的星空,但霧都不一樣,就如同它的別稱一般,常年多霧,較少能看到。
除此之外,霧都偏愛下雨,在沒有月光,被雨水浸濕的夜晚,我常常能感受到它的冰冷殘酷,或許,也和我這些年在這里快速成長,感受到的許多人情冷暖有關。
生活的殘酷,即便很痛,也終究需要我們自己拾起。
去年最后的兩個月,尤其讓我印象深刻,連續的工作加班,令我有些吃不消。從一開始抱著磨煉自己的態度,到最后的反感抵觸,再到忍著牙將項目順利結束。
我記得有一天最晚加班到快十二點,而那一整天除了午飯吃了點東西以外,從中午十二點一直到晚上加班結束,中途,甚至連水都忘了喝上一口,而屁股也不過只離開過座位兩分鐘。
說來也巧,每當我覺得自己異常落魄的時候,總是會像電影橋段般地遭遇下雨,那天也不例外。在回家的的士上,我向多年的好友發了條消息:謝謝你的那句"愿我們永遠都不要成為自己所討厭的那類人。"
我開始慢慢看清這世界的棱角與圓。
愿我們終有一日能夠毫無顧慮地說真話,愿我們終有一天可以笑著去擁抱熱愛的人和事,愿我們歷經世俗而初心未變。最后,還能敬我們那份執著的勇氣。
一邊自顧自笑著入場
我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比較自私的人,這樣的自私在于我本身的執拗與不妥協。
喜歡就是喜歡,不愛就是不愛,不拖泥帶水,不將就,不耽誤、不影響任何人。因此,沒少被人說過心狠如石。
關于喜歡,大概就是我昨天又在抖音上看到了瀘沽湖,即便我已經去過了兩次,卻還想再去一次,就六月吧,六月初還不算特別熱的時候。
關于不愛,大概就是涮火鍋時朋友又叫我嘗嘗老南瓜,即便我十五年沒有吃過了,也不愿意再嘗試一次,就算了吧,包括下一次。
關于你,謝謝你。
關于我,風不止,樹愈靜。
關于生活,感謝給予,讓該留下的始終還留著
關于ChongQing,時間開始倒數,我們好好說再見。
桌上
空空的啤酒瓶
吃掉一塊的生日蛋糕
一只沒動的麻辣小龍蝦
你好,二十三,我正帶著笑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