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對待愛情,有人說應該是理性的,有人說應該感性,各有各的道理,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準確的答案,只有講一講自己的經歷。
? ? ? 十九歲,我初入大一,不懂愛情,沒有談過戀愛。看著身邊同學一個個談戀愛,我沒有羨慕,只有好奇。好奇是什么原因會讓一個人如此依賴和信任一個人,不愿意和父母說的話可以跟另一個人說,不愿意和父母多待一會兒卻愿意和另一個人親密接觸。我不認同這樣的做法,我相信父母的話,剛進入大學青春期的我們是感性的,只要和我們玩的開心,只要給我們送送小禮物,只要有人敢大膽表白滿足小女生的虛榮心,我們就單純的相信遇見了真愛,這時候我們應該克制自己,愛情需要理性的去選擇。
? ? ? ? 二十一歲,進入大三,見過速戰速決讓你反應不過來不知何時開始就已結束的戀情,也見證了身邊從校服到婚紗的愛情長跑,于是我開始懷疑愛情真的要理性的開始嗎?學生時代的戀愛,也有很幸福的啊?什么才是理性的選擇?
? ? ? ? 二十二歲,我開始實習參加工作。我以為我自己工作自己生活了,足夠理性了。于是我接受了一個男生的追求,每天在QQ和他聊天,享受有人追有人噓寒問暖,工作之余不再無聊,不再一個人逛街,我以為那就是愛情了。直到父親母親吵架了,母親一氣之下跑來了武漢,還住在活動板房搭成的宿舍的我不敢讓母親來宿舍,工資才兩千出頭的我也沒有那個魄力說花幾百去住酒店,窘迫的我只讓母親在一個小旅館臨時鋪在雜物間地上的床鋪上過了一夜。我突然意識到我依然沒成熟,連母親的現在都承擔不起,我如何擔負父母的未來。我的戀愛給了我什么幫助,這樣的我如何和另一個人共同在一個新城市扎根,贍養雙方父母。我突然明白,不是戀愛要理性,而是我們要足夠理性了再去戀愛。
? ? ? ? 二十三歲,父親去世了,我回了家鄉找了一份簡單的工作,陪著母親。
? ? ? ? 二十五歲,回家鄉工作幾年了的我還是一個人。母親急,但我不再著急戀愛,相信只有自己優秀了才能遇見更優秀的人。曾經在大城市我沒能給母親定一間房間,此刻的我雖不大富大貴,但能說想吃什么我買想去哪,我也相信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以后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 ? ? ? 二十六歲--現在,我想我遇見了可以一起走下去的人。他可能有些達不到母親的要求,也離我的理想要求有點差距,但是理性的思考,我能看見幾年后我們想要的都會有的。
? ? ? ? ? 有人說,感性的愛情是兩個人的相處,理性的愛情是兩個家庭的相處。我想,不管說你是不顧一切的和他再一起的,還是精挑細選的一個有好的家庭、學歷、工作的,只要兩個人在一起能給彼此家人更好的生活,不拖累家人的感情就是對的。愛情不分理性與感性,當你足夠成熟后的,有能力對自己及家人的未來負責后的選擇就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