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相處久了,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真是叫人心力交瘁。
青春期的孩子,其實也還是孩子!他們是一個矛盾體。明明心里想得到父母的關(guān)心,卻擺出一副:“別來打擾我!我不需要你們的關(guān)心!”的樣子。
問其緣由,肯定會說:我已經(jīng)長大了,我們之間有不可逾越的代溝!
如果你相信了孩子的話,因此而放棄了與孩子的溝通,那青春期的孩子只有與孤獨為伴了。作為家長的你,忍心嗎?
我也曾因為女兒的叛逆氣得不行,想放棄。但是后來,當(dāng)我的心情慢慢地平復(fù),我發(fā)現(xiàn)了與女兒溝通的契機。
我知道女兒喜歡唱歌,女兒在選班歌時,問我喜歡哪一首歌。我就告訴她我喜歡哪一首,并且跟她一起唱。雖然她最后選了自己喜歡的歌,我支持她,并跟她一起練。
我們唱著,笑著,毫無違和感,這是我期盼已久的場面。
慢慢地,我與女兒又有了更進一步的溝通。看到我喜歡聽她唱歌,她拿起小臺燈當(dāng)作麥克風(fēng),高興地唱了許多她喜歡的歌給我聽,有一首歌她特別喜歡,是電視劇《北京女子圖鑒》的插曲。
女兒興致勃勃地推薦我去看劇,去聽里面的插曲《第三人稱》。
“很催淚的!”她說。
“真的嗎?”我沒有看過這部劇,也沒有聽過這首歌。
“我已經(jīng)很久沒看劇了”我笑著說。
女兒馬上就幫我找到了那部電視劇的第十六級,叫我看劇聽歌,不用再陪她。
“你一定會喜歡的!帶好餐巾紙!”女兒體貼地關(guān)照我。
我看了劇,也聽了歌。也許是我沒有進入劇情的關(guān)系,我沒有用到餐巾紙。
女兒看到干的餐巾紙,她表示不可思議。她搞不清楚,我曾是那么多愁善感的人,怎么會如此冷靜。
我告訴她,這就是經(jīng)歷。我的心已經(jīng)歷了千轉(zhuǎn)百回,所受的苦,遠(yuǎn)比劇中人要多,受的傷也深。所以,我們的淚點和笑點已經(jīng)不同。
我沒有流淚,因為如今的我,已能笑對人生起落,笑看花開花謝!
總有一天,女兒會懂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