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連一排一班班長伊娜的復盤文)
最喜歡的朦朧詩詩人,顧城寫的,“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 作為一個人,你要承認自己的平凡和渺小。但是,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
2017年奇葩說有一期辯論話題討論:我們沒有上進心,有錯嗎?剛一出這個話題時,絕大多數人的答案肯定呼之欲出,當然有錯。無論你的現狀或者潛意識是怎樣的情況,我們“本能的”都會希望自己是個陽光積極的人。
仔細想想真的是這樣嗎?世界是多元化的,沒有劃統一的固定的規定,為何我們要一味的要求所有人都遵守某一規則呢?一味的追求著制高點,不肯停歇,你要求別人完美,但是否想過每個人能力有高低,不是所有人都能輕易達到某個水平的,同樣也不是所有人都對物質有欲望。如果他甘于平凡,安于現狀,他覺得無欲則剛就是幸福,那么我們真的不應該去苛責別人。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利,不是嗎?
社群“用生命影響生命”
對于參加行動營的老鐵們,心中都有那一份“上進心”,為了那句口號“提升讀寫說、干掉懶慫拖;打造生產力、升級朋友圈”,自發的加入到這個可謂“極致變態”的社群中,他的變態不在于那300元的押金,而是大家為了個人的成長以及團隊的榮譽,不愿停下腳步的“野蠻生長力”,每天下午一點鐘準時的頒獎時刻,會給大家一個“一天的總結”,同時也是提醒大家,每天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只要你想做,什么時候都不晚~
貓叔“不去做、然并卵”
轟轟烈烈做事,普普通通做人,貓叔簡直是“低調奢華”的代表,因為遇到,所以思考、踐行、改變。社群中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分享改變的力量大于分享感受的力量,貓叔的課簡約而不簡單,務實而不務虛,句句實話,段段接地氣,很多道理我們都懂,卻都做不到,而在貓叔身上卻實實在在的感受到“改變的力量”,不再上課激動,下課不動,真正的極致踐行。
“你原本就是那束光”
在行動營過程中,每一位都是一束光,照亮著身邊的人。任何一個社群,不參與,永遠無法感受她的魅力,記得開營的時候米大大說,有人退群因為覺得自己不需要提升寫作能力,其實這里遠不止這些,“打倒立夏和激萌”是二連最長喊出的口號,所有人都被這對同桌刺激到了,包括我,可以有誰真正的做到了,只有豌豆和jemma,所以說,口號真的不是喊的,而是做出來的~在這個社群,越融入、越收獲、越成長。
按照自己的節奏成長
每天五點半開始打卡,晚上社群活動豐富,是不是看到別人的成長,自己就開始心慌、焦慮,絕對不能這樣,就像開營儀式和自己說:量力而行、竭盡所能。就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做出最大的努力,22天的訓練營,經歷公司的項目上線、出差、眼睛受傷,但是我知道,想要做最好的自己,就不能亂了節奏,雖然眼睛不能長時間盯著書本和手機,那就黑安排自己的時間,不拖延、不貪戀,關鍵事件按時完成,能參與的盡可能參與,不能承擔的及時交給更有能力的人,這樣才是最優解。
“原來我是這樣才焦慮”
真是因為這22天的“慌亂期”度過之后,我才知道我之前的焦慮就是因為“太著急”,人的成長之路,遠沒有勁頭,而行走在成長之路上的我們,更應該發現適于自己的節奏并保持那樣的速度,忽略旁人的擔憂眼眸,向著人生的巔峰進發。那時,我們會發現,我們與他人一樣,品嘗著人生的成長甜果。
“助人亦助己”
進入社群之后,做了班長,加入了“點評組”——利他點評組,就像名字一樣,彭大大說要讓更多的老鐵因為點評組的存在而感到溫暖。在點評組這段時間,認真的給老鐵點評,當老鐵沒有打卡的時候,我會為他著急,當我的點評被回應的時候,我會感到欣慰。更多的時候,是在我點評的過程中,會去思考對方的優點、可借鑒的觀點與思路、以及自己的不足之處,幫助別人不僅利人,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生命的價值。不論對方是否接受你的幫助,或是否感激。想想看,如果每一個人都幫助另外一個人,世界將變得多么和諧與美好!當然,我們每一個人也都會得到別人的幫助。
換成平常心,不好嗎?
回到奇葩說的觀點,以及自己一段時間來的成長,感觸特別深:你只看到某人成功時的片刻喜悅,但是你是否看到他為之付出的努力,每個人的背后都是一把辛酸一把淚。上進心開始很容易,但是上進心的盡頭在哪里?《月亮與六便士》里的那句:“我用盡了全力,過著平凡的一生”,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凡人,過著自己的生活,最終也就只能平凡一生。 很喜歡顧城的那句“人生如蟻美如神”,有時候放下才能承擔,放空才能有。我們一味緊抓著某樣東西時,反而與自己的預期相差甚遠,雖不太贊同張愛玲的“愛到塵埃里”的愛情論,實際上我們確實是浩瀚宇宙里的微小粒子。
感動“不吝嗇你的贊美”
昨天是表白日,自己匿了這么久竟然登上了被表白的排行榜前五名,滿滿的感動~因此這次的表白日和好多老鐵建立了鏈接,原來你們是這樣可愛的一群人。因此,在社群里積極發言,不吝嗇對他人的贊美,在嘗試了解他人的同時讓別人了解你,在別人遇到問題的時候積極提供建議,不用怕自己的建議沒有用。這樣做了相信你離獲得尊重及認可不會太遠。
假如可以重來,我會更加融入其中
眼睛的傷讓我后10天是在潛水中度過,雖然內心可以接受,但還是希望可以有機會更加去融入,還有貓叔分享中,我想過要建立“線上精進小組”現在還沒有行動,哪位老鐵讀了這篇文章,愿意一起玩,歡迎你來聊~(彩蛋環節,哈哈)
對未來有何期待,又該如何去實現?
寵辱不驚,得失不計
馬東結辯說:“很多人會說我,或者這樣是我們,但沒有人告訴你什么是你”,很喜歡這句,你就是你,不是別人,無需去為了和他人比較,而喪失最真實的你。
其實每個生命要面對的不是他人,就是你自己,有且僅有你自己,女生不必還在桃李年華就愁成小老太婆,男生也大可不必在意氣風發時就毛焦火辣的,別急,養精蓄銳是為蓄勢待發打地基的,與此同時請記住,該來的總會來,若不是你的強求也無用。
最近在讀《菜根譚》,將里面的一句作為結束語贈予你:“此身常放在閑處,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 此心常放在靜中,是非利害,誰能瞞昧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