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幕》
中午剛進到小區(qū)院內(nèi),看到一位滿臉怒氣的年輕媽媽,幾乎是用盡全力,推搡著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語氣強硬地說:“回去!回去!”小姑娘邊哭邊喊:“爸爸,爸爸,我要爸爸。”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使我沖動地走上去,伸出左手把小姑娘攔在懷里,彎下腰側(cè)過頭跟她也跟她媽媽說:“咋了乖?有啥事好好跟媽媽說,媽媽會理解你的。”“我要我爸爸。”小姑娘說著又想哭,但她忍住了,祈求的眼神看著我。“要爸爸?”我不解其中原因,疑惑地望著她。可能感覺到我想聽她訴說,小姑娘竟停止哭喊并回應(yīng)一聲“嗯”,此刻,媽媽似乎并不想聽孩子說,只想著要孩子聽她的話趕緊回家,一把拉過小姑娘,連推帶搡地吼著:“走走走,回家!”語氣堅定,不容商量,不聽解釋,只要屈從。孩子也許感受到我愿意聽她說,愿意尊重她,接納她目前的狀態(tài)?總之,孩子把手伸向我,眼巴巴看著我,希望我能幫到她。我僅僅是表示了“想聽她說說”,孩子就那么相信我,相信一個陌生阿姨。我真想跟年輕媽媽說:“別著急,你聽聽孩子,看她說什么,安撫安撫孩子的情緒,也許她就不攆著要爸爸了。”可是,我沒說,也沒我說話的機會。
? ? ? 以前的自己脾氣上來時不也是這個樣子嗎?似乎解決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由問題激化的情緒,而是“孩子必須聽我的話,否則就過不去”的上位者的無知!我慶幸自己遇到心理學,遇到焦點,和那個無知的自己告別,不,是永別,是永訣!唯愿有一天,所有媽媽都能幸遇到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