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好!
今天想跟大家談談我們怎樣對待自己的單位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應該很幸運,我們是有單位的人。看看,我們也是國家承認的干部編制。雖然我們工資水平不高,可能不如工廠流水線上的工人,說實話,我當年也是這樣抱怨過來的,但是站在我一個工齡15年的老師角度,我認為我們的工資待遇還是可以的,等我們到王主席這個年齡,可能就會更滿足。教師這個行業好,風吹不著,雨淋不著,旱澇保收。像現在的疫情,有很多工廠就沒法開工,工人就沒有收入,有些開店的老板沒辦法開門做生意,天天愁。所以,可以肯定我們有這份工作,我們是很幸運的,我們是肯定能有安穩的日子可以過的。
回到我們單位這個話題,我們井字中小是一所怎樣的學校呢?我沒有資格講太多,我們可以從老井字中小人身上看到,井字中小的老師工作扎實,態度認真。你去翻翻左令梅老師的備課本,從頭到尾工工整整,干干凈凈,整整齊齊,連每一個字都是一樣大小,鋼板刻出來似的。你去聽聽王主席的課,王主席臨近退休,他在課堂里仍然激情滿滿,聲音抑揚頓挫,有張有弛。學校無論安排他什么事,他都用心對待。比如巡課這件事,輪到他值日的時候,他從不推脫,總是扎扎實實地做事。王主席在我們這所學校工作了三十多年了,可以說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里度過的。曾永前老師,在這里工作了超過十五年,我來這里之前她就在這里工作。她工作扎實,雷厲風行,我聽她評課就知道,她教學理論和實踐都有兩把刷子。嚴校長,在這里工作十三年,一直以學校為家,她關心學校的一草一木,大事小事都管著。嚴校長工作認真,態度嚴謹,從她的一言一行,我們就能看得出。孫校長,主管學校安全工作,盡心盡責,每天有忙不完的事,交不完的表,迎不完的檢查,我們經常看到她食堂已經吃晚飯了,但是她還在工作。這些是老井字中小人的風格。
這里曾經有一位老教導,她也是我實習期間的導師,她就是王蕙球老師。她有一句名言:我們是中心小學,我們輸不起。這種不服輸的精神就是這樣傳承下來的。我們中小人一路來,以高標準嚴要求來對待工作。在我去年選擇來中小的時候,我就做好了這樣的打算。
我們這里與村小不同,社會群眾對我們的期待也不一樣,有很多老百姓從曾峰、約溪那些偏遠地方送孩子到我們這里來讀書,他們可能送不起孩子去縣城讀私立學校,但他們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努力改善孩子的學習環境。他們看得起我們中心小學,信任我們的老師。我們中小老師不能辜負家長的期望,總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去多做點事。
我再說一個我曾經的一個同事,他很愛自己的工作單位,完全以校為家,平時他工作極其細致,關心每一個孩子,天冷了提醒孩子加衣,孩子運動出汗了,他給孩子吹干 ,周末他帶自己的孩子在校園里撿垃圾……他的熱愛是有回報的,如今他已是曾國藩學校的執行校長了。
在這個單位就要愛這個單位,時時處處有一種主人翁意識。及時關燈,及時關電腦,愛惜公物,彎腰撿起一片垃圾,這都是愛單位的表現。同事之間就是兄弟姐妹的關系,我們天天在一個鍋里吃飯,還不是一家人嗎?學校不是雷校長一人的,不是學校校務會的,是我們每一個中小人的。中小的事需要我們每個人提起精神努力去做。我們要團結一致,一起來把這個單位的事情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