媯姓
媯姓,中國上古八大姓之一,與姚姓同源,出自五帝之一的有虞氏部族的虞舜(舜帝生于姚墟而居于媯水), 屬于以居邑名稱為姓。
由其衍生的姓有很多,例如陳、田、胡、袁、陸、王、車、薛等。
媯姓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臺灣省則沒有。
1 淵源
堯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了虞舜,并封于媯水,則又以媯為姓。
"堯帝厘降二女于媯汭,嬪于虞。"——
媯水,在今山西永濟,汭,就是水邊。
有虞氏興起于燕山一帶,虞屬于虎的一種,是其部落圖騰。堯傳位舜后,因舜出生姚墟,后遷居媯水,舜帝及后代便以媯姓、姚姓稱,成為中華民族最為古老的八大始姓之一。
《史記》載:舜的7世祖昌意,昌意子顓頊,顓頊子窮蟬,窮蟬子敬康,敬康子句望,句望子橋牛,橋牛子瞽叟,瞽叟子舜。
《古今姓氏書辯證》和《通志·氏族略》載:“虞有兩姓,曰姚曰媯。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媯水之居而姓媯?!?/p>
《新唐書·宰相世系》:"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為姓。"
《新唐書·宰相世系》:"舜后胡公媯滿封于陳,裔孫敬仲仕齊為田氏,其后居魯,至田豐,王莽封為代眭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亂,過江徙居吳郡,改姓為媯。五代孫敷,復改姓姚,居吳興武康。?"
2 后世
夏代,舜之子商均,禹封之于虞地(今河南虞城,當地還保留著商均墓村。商均之后為虞思,仍封于虞城。
商代,虞思之后虞遂被商朝君主繼續封于虞城。
西周初,虞思后裔遏父,繼承了先祖制陶的手藝,獲周人垂青,擔任周陶正之官。
遏父之子媯滿,虞舜第三十三代裔孫,武王姬發將長女大姬嫁給他,封為陳侯,受封于陳地(今河南淮陽,轄今開封東~安徽亳州西),繼承了虞遂所建虞國,轄地規模也有明顯擴大,從此奉為正朔,延續了虞舜的一脈香火。
**:《括地志》記載:宋州虞城縣,[古虞]國,[舜后]所封之邑。
媯滿薨后,周王室封賜謚號日胡公,故:媯滿又被稱為胡公滿、陳胡公。
胡公滿的后裔有以媯滿謚號“胡”為姓氏者,成為胡氏的主要一支。
媯滿在中國姓氏史上功不可沒,率先奠定了陳、田、胡、袁、陸、王、車、薛等許多舜裔姓氏的發展根基。
3 上古八姓
4 媯汭五姓
虞、姚、陳、胡、田五姓同根同源,其血緣先祖是五帝之一的虞舜。
5 媯姓諸氏
[if !supportLists]·?[endif]陳姓
陳姓出自姚姓或媯姓,舜帝的后裔。虞舜,生于姚地(今河南濮陽)。 據《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滅紂以后,找到舜的后人媯滿,封在陳(今河南省淮陽縣),建立陳國。媯滿子孫有以國為姓的,即成為陳姓的由來。
[if !supportLists]·?[endif]胡姓
西周初年,帝舜的后人媯滿受封于陳(今河南淮陽),建有陳國,侯爵。媯滿逝后謚號為"胡公"("胡"古意"長壽")。
陳國自媯滿于公元前1045年開國,至公元前479年,共傳二十四王,歷五百六十六年。其國王族后裔及國人多有以先祖謚號為姓氏者,稱胡氏,世代相傳。
[if !supportLists]·?[endif]滿姓
西周初,周文王打敗商國以后,將舜的后裔胡公滿封在陳這個地方,建立了陳國。春秋時期陳國被楚國打敗,陳國滅亡。陳國的子孫于是將“滿”名字作為自己的姓氏,姓作滿,同時也有的以國名為姓,姓作陳的。
[if !supportLists]·?[endif]田姓
出自春秋時期齊桓公封媯滿之后媯完之封地,屬于以封邑名稱為氏。
據史籍《史記·田完世家》及《新唐書·宰相世系表》、《古今姓氏書辨證》等資料記載,齊桓公封媯完于田地,其后子孫以地為氏,稱田氏。
田氏家族傳至田完之八世孫田和,出任齊相國,周安王姬驕十一年(齊康公十三年,前391年),放逐齊康公到海邊,田和自立為君,于是,姜姓齊國成了田氏齊國。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田代姜齊"事件。
[if !supportLists]·?[endif]占姓
春秋時期齊國田無宇有兒子叫田書,字子占,史稱公子占書,占書生子良堅,子良堅之子以王父字子占為氏。故占姓為春秋媯氏的后代,屬以祖字為姓。
[if !supportLists]·?[endif]陸姓
齊宣王小兒子通被封于平原般縣陸鄉,因以為氏。
[if !supportLists]·?[endif]王姓
奉虞舜為祖先的媯姓王是王姓中重要的一支。武王滅商后,虞舜的后代媯滿被封于陳,至陳完在齊國任官后,改為田氏。
秦滅齊后,齊王田建之子田升、田桓由田姓改為王姓。這支王姓以北海和青州為郡望,漢朝王莽就源自此支王姓。
[if !supportLists]·?[endif]車姓
出自媯姓。據《元和姓纂》、《漢書》所載,舜后田氏之裔,漢丞相千秋以年老得乘小車出入省中,時人謂之車丞相,子孫因氏。
[if !supportLists]·?[endif]袁姓
陳胡公媯滿的11世孫有個叫諸的,字伯爰,其孫濤涂,以祖父的字命氏,稱爰氏,春秋時世襲陳國上卿。由于當時"爰"字和"袁、轅、榬、溒、援"等字音同,所以后來的子孫就分別以這6個字為姓。
《通志·氏族略·以字為氏》所載,"袁"亦作"轅""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