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陷入糾結就會伴隨自責的人。這不最近就有一個工作的問題,本來評估二手價格的問題,只需要按照專業人士給定的價格回收就可以了。這樣在賣新東西時把這一部分價格抵掉就可以了。
本來事件完成的很順利。可是第二天評估的人就說估錯了,價格估高了,可我都已經給客戶折完錢了,肯定不能再和客戶反饋這事了。
現在就覺得吧,事件是自己經手的,吃的虧感覺很郁悶。從原則上來講問題肯定不出在自己的身上。肯定出在估價人身上,出爾反爾。但事情已經出了,你的身上肯定也有問題。
第一,同事已經給你提醒了,先賣了折現,然后再買新東西。可是自己沒有按照這個方法去做產生了漏洞。
第二,自己應該再打其他的估價電話,不要單憑一人之詞定價格,這樣會降低錯誤率。對自己也有個提醒作用。
第三,自己不夠謹慎,平常自己會把價格估低,給自己留出空間,這次卻怕買賣不成,盲目信任。
第四,自己怕犯錯誤的心理在作祟,特別不能承認自己犯了錯誤。覺得難堪,覺得無能,覺得自己失敗。
第五,自己一直標榜的謹慎,今天卻出現這種情況,感覺自己就是出了一個最大的笑話。自尊心在作祟,難以面對自己。
第六,當時自己還是撥通了另一個估價電話,可是卻沒問他,感覺有種注定的感覺。這個想法好像挺唯心的,但我就是有點這樣的人。
第七,感覺自己賣貨會賠錢真的是種天大的恥辱。因為自己是“老人”了,怎么還會犯低級錯誤呢。
第八,感覺自己有種難以被原諒的感覺。馬上聯想到曾經幾年前自己犯的錯誤,還是時刻在警醒自己。曾經因為貪婪被網騙,幾千塊在當時對于自己還是可以令頭腦一片空白的感覺。
第九,上一次的被騙經歷我一直在反思,自己貪婪,對事物了解不夠透徹,就盲目進入。這兩點是被騙的主因。
第十,很不幸自己這次又沒逃脫這兩點主因。貪財,希望買賣能夠處成,對二手東西不夠了解就盲目信任,并實施。
經驗總是通過教訓總結出來的,回首經歷過的教訓總是驚人的相似。
孔子最欣賞顏回的是:“不貳過。”同樣的錯誤不犯兩回,現在想想多難啊。稍一松懈,不知道什么時候自己就其他事件上犯了相同的錯誤。
但現在我知道怎么去彌補,怎么去平復自己的自責了。曾經的被騙經歷只讓我深深的反思自己的教訓,但我沒有學會承擔。因為大部分錢由別人來買單了,朋友不忍心看到我的損失。可是我的良心久久難安。
現在我知道了自己平復自己的最佳方法和途徑,既然事情已經處成了,那么就清算出損失來就好了,錢數還是自己可以承受的起的。花錢來買自己的心安。
用承擔的方式來平復譴責自己的心,既然已經將所有事情梳理出來,就不要用明天的時間繼續去發酵昨天的事件,而影響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