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到越南是穿越時空去找尋中國的90年代。一開始踏上胡志明市區的時候,也真的有了這種感覺。路上跑的都是進口本田摩托車,汽車特少。
據說,越南沒有這生產技術,只能進口。對于月工資平均六七百塊的越南人來說,上萬塊一部車也著實是個不小的壓力。
這讓我想起了我那部97年結婚時的嫁妝——進口風速摩托車。
近兩萬塊錢還是花光了所有積蓄還借人家錢了。那時的工資也差不多這個數。
路上那么多跑著的摩托車讓本來狹窄的道路更窄了。汽車只能緩慢前行。
兩旁的房子大多比較陳舊,狹長的結構特別讓人費解。據導游介紹,這里的房子都是私人的,在越南,私人擁有土地的永久使用權、轉讓權和繼承權,很多人都是自己買地建房。所以,土地價格十分高昂,大多數人只能買一塊很小的地,然后蓋起一棟又細又長的房子。
這是房子“苗條”的原因之一。
另外,越南房子之所以“長”得高高瘦瘦的,與其地價稅有關,因為地價稅是以房屋所占路面的寬度來計算的,等于說同樣面積的房子,門面越寬要繳的地稅就越高;
還有個說法是為了限制房子的門面,目的是希望街道上能開設更多的店鋪。
汽車緩慢前行時眼前的景象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尋思著就是上個世紀自己家鄉的那種濃濃的城鄉結合部味道。
直到汽車停在紅教堂旁。那種時光穿越的感覺才被喚醒回來。
紅教堂位于胡志明市中心,因使用紅磚建造,由此得名,是胡志明市最著名的地標。
紅教堂的名字是緣于它紅色的外表,圣母大教堂才是它的真名。紅教堂的建筑造型勻稱,莊嚴宏偉,兩座鐘樓塔尖直沖云霄,是仿照巴黎圣母院鐘樓的設計。
在這里,感受到了古老歐風建筑的莊嚴肅穆以及神秘高大。那種竊喜溢于言表,一行人紛紛在紅教堂外不停的選取各種角度擺上各種造型拍照留念。
紅教堂幾步過去是百年郵局,胡志明市百年郵局建于十九世紀末,為法國建筑師設計,哥特式建筑風格,黃色主色調。外觀古典大氣精致。
大廳內部裝飾華麗,圓頂極富古典氣息,雍容華貴。
寬闊的大廳兩側是業務辦理柜臺,中部由外到內依次是環形長椅、紀念品柜臺和長寫字桌。
越南國父胡志明在大廳盡頭慈祥地俯視著成群的外國游客。
胡志明市政廳大樓,一座具有濃烈法國風格的建筑。市政廳只有二層,線條簡潔,外墻為明快的黃色,建筑設計同樣活潑輕快。以西方神話人物和法國英雄人物形象為主要題材的雕塑遍布廊柱、門框、屋檐等部位。
在參觀完胡志明市市政廳之后,我終于明白這個城市命名的來由了。
胡志明市,原名西貢,1976年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戰勝的北越為紀念其政權建立者胡志明,將此地更名為胡志明市。
最后,導游留給我們半小時的時間到街上逛逛,體驗一下這個城市的異域風情。
雖不是咖啡一條街,卻隨處能看到咖啡廳,我在想,受法國的影響,這里的咖啡應該不會讓人失望。
隨意選擇一家咖啡屋,走了進去,叫了一杯咖啡,輕輕的攪動手里的小勺子,讓燥熱的心得到暫時的安寧。
其實我不懂咖啡,隨行平時有喝咖啡的姐妹覺得不錯,順便買了十幾盒,說是送人,正宗!
我想,法國人留給這里的不僅僅只是咖啡、法式建筑,還有一種慢生活的法式情調——滿滿的悠閑與浪漫。
遺憾的是,下午就要趕飛機去往芽莊,真希望能在這兒停留一個晚上,夜晚走走看看,在異國他鄉體驗一把“東方小巴黎”的的浪漫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