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我們中國人雖然自古來便有踏青賞花的雅趣,卻不知是何時起開始興起了一股賞櫻花的風潮。 追本溯源而論,櫻樹本就是從我國傳去的日本,但話說回來,賞櫻這項活動又確確實實是從東瀛島國風行開來的。由此可見鄰國在這方面文化輸出之成功,已然將這櫻花變成了自家的符號象征。
我這個大俗人總是免不了要隨大流的。周六在家里看朋友們各種曬美照,搞得心里直癢癢,縱然知道這種繁花勝地必定是人群扎堆,還是禁不住誘惑,第二天便和老母帶著小人兒跑去湊熱鬧了。
為著盡量能避開大部隊,我們起了個早,差不多十點左右就趕到了離家最近的魯迅公園。湊巧的是,大清早還有些陰沉沉的天,我們這才一下車,云竟散去大半,露出了湛藍本色。陽光更是明媚得喜人,不甚熱也不甚冷,倒是出游的絕佳氣候。不消說,我們的心情自然也跟著燦爛起來。即便眼見著涌向公園的人群漸漸多起來了,也絲毫不減興致,反倒像小鳥般雀躍起來,趕緊推著寶寶車并入了人流。
我家小人兒還太小,自然是賞不了什么花的,然而既然世間萬物在她眼中皆是新鮮好玩的,即便是摸摸泥土走走路她也是能得趣的。像她這般幼小的孩子皆是如此,或奔跑或撲向飄落下來的花瓣,高興得跟什么似的。再大一些的孩子就曉得要央父母大人們帶去游樂場瘋了。人嘛,總是長得越大越會提要求,要玩要吃要穿,只是到了一定的年紀,又會追求起另一種樂趣。
我們這些大人附著風雅賞起花來。絕大多數都是掏出手機來一通猛拍,考究點的,還會端起長槍短炮,擺出十足專業的架勢,或許其中真的有職業攝影師也未可知。更有些年輕女孩與老阿姨大媽們各占一處拗起造型來。旁邊看著也是好玩,比之櫻花,這些女性卻是一道奇異另類的風景線。
我肯定也是想給自家小人兒來上幾張人面櫻花兩相映的特寫,然而現實總是特別骨感。你便是使出渾身解數,人家不配合就是不配合……無奈只能胡亂拍上兩張,再來幾張或全景或特寫的櫻花也就罷了。想著總算有了可以放進朋友圈的素材,心里美滋滋的。可見沉迷于打卡的現代人有多么無聊了。
完成這自我分派的工作,總算能夠自在地賞櫻了。魯迅公園的櫻樹和我多年前在無錫黿頭渚所見到的比起來可以說少多了,但好歹也能連成片,尤其是靠近地鐵的那一塊,最是開得爛漫盛大,竟似紅霞蒸騰,美不勝收。
母親是第一次看到那么多櫻花,見如此這般,不住感嘆真美真美。
確實,單朵看起來很素樸的櫻花連成一大片卻是美得叫人心動,風一吹過,搖曳生姿,花瓣柔柔弱弱地飄零下來,別有一種風雅姿態,好不可人疼愛。
我突然莫名地想到如果林妹妹身處此境看到此景想必也是歡喜的,但又可能會惋惜這些落在地上的花瓣被踩來踩去的糟蹋了吧。
此刻我倒喜這人氣,念不到花落的寂寞,只縱意享受于這盛極之美。
想來櫻花縱然凋謝了,還會有別的花兒來綻放她們的嫵媚,即便全部都凋盡了,到了秋日自又有果實豐收,便是到了冬季也會有雪瑩之剔透,又有哪一季會不美麗,哪一日會不快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