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武俠小說中要成為一個絕頂高手,都是絕處逢生,遇到武功秘籍,然后照著秘籍不斷練習,最終成為了高手。如果你和我一樣也是在苦苦掙扎的一般人,恭喜我們也找到了這樣的武功秘籍。
《精進? 如何成為一個很厲害的人》是知乎大神采銅的力作,在豆瓣評分為7.7,是連續一個多月占領豆瓣最受關注圖書館和亞馬遜圖書榜前列,有人評價說“這本書的價值不只在于如何讓自己變得厲害,更重要的是弄清楚自己為什么不厲害。”在自我提升類圖書中為什么這本書能位居翹首,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收獲。
我們很多人也很努力,可是結果并不理想,盲目的努力,只是一種緩慢的疊加,我們很多人在慣性中生活,用熟悉的思維方式思考問題,因此與很多機會失之交臂。采銅從心理學的角度向我們剖析了大多數人成長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不僅僅給出方法,更剖析了是怎樣的心智模式導致了無效的行動,這本書更是一本心智成長指南、武林秘籍。
一、如何處理“遠期未來”和“近期未來”
做遠景規劃時,人們通常會考慮目標的價值和意義;而對于近在眼前的事情,會較多考慮事情的可行性和實施的步驟。這種思路,會讓我們傾向于回避更有意義同時也更有挑戰性的事情。
怎么辦
1、站在“遠期未來”的角度,應該“重戰術,輕戰略”,減少對價值和意義的強調,也不要一個勁地擔憂目標沒有完成怎么辦。而應該多思考實現目標的具體途徑,把注意力放到“怎樣去做”上。
2、站在“近期未來”的角度,應該提高逃避的成本,甚至可以采用一些“極端”措施,比如可以刪除電腦里所有的電影、游戲,剪斷網線,把智能手機換成非智能手機等。
事件劃分法
1、高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找到真愛;學會一種有效的思維技巧;與“大牛”進行一場意味深長的談話。
2、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買一件當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機游戲;以“扶墻進,扶墻出”的方式吃一頓自助餐。
3、低收益值、長半衰期事件:練一小時書法;背誦三首詩;讀懂哲學著作中的一個章節。
4、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漫無目的地刷微博、挑起或參與一次網絡約架
盡量少做“短半衰期”的事情,多嘗試“長半衰期”的事情。
長半衰期事件指南
1、積累可信的知識
2、訓練實踐技能
3、構建新的思維模式
4、提升審美品味
5、反思和總結個人經歷
6、保持和促進健康
7、建立和維持相互信任的關系
8、尋找和獲得稀缺性資源
9、探索、提出獨創性的構思或發明
10、獲得高峰體驗
清醒地意識到我們到底在做什么、要追求什么,才能作出讓自己未來不會后悔的選擇。
就像我自己,經過一段時間的靜修,終于找到了自己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寫作者、積極的媽媽。根據自己的方向,長半衰期的事情就是:學習寫作、閱讀、兒童心理學學習,每天也會自覺在這些事情上多花時間,其他的事情自然排序就往后了,即使沒有完成,心里也不會那么焦慮了,因為我知道我的每一天都在向我的目標靠近了。
二、如何做出比好更好的選擇
所謂選擇,就是要權衡好本末輕重,清楚自己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跳出過去的經歷、習慣和熟悉的思維慣性,多問自己“還有什么方法?”站在不同的維度對選擇做出評估,選擇的智慧更多的是跟自己的內心做鏈接,聽從內心的指引。
僅僅是好的選擇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的是最好的選擇。
以人生最高目標作為第一原則,找到你內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一個成熟的人,他的標準來自他的內心。
我以前認為只要有更多的錢,才能提高生活品質,讓自己和家人幸福,因此拼命地在賺錢,但是從來沒有思考過重點是“提高生活品質”,思維固化在“有錢才能提高生活品質”,可提高生活品質不僅僅跟錢有關系,也跟你的生活態度、生活能力有關系,例如插一盆花、愉悅的做一餐飯,整理環境等等都可以提高生活品質,更多的是要找到自己內在的需求,提升內在,而不是單純地去賺錢。
三、 最有效的是即刻行動。
開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因為只要開始了,你就又機會把它做得更好。這里讓我清楚了行動中的學問。
我一直都很想寫作,但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寫,或者覺得這樣的文筆自己都不好意思發出去,就靜靜地放在文件夾里,就像這次看到Frank招聘兼職的信息時,一開始也是暗暗下決心一定要突破自己,不管怎樣,都要像完成作業一樣完成它,可是連續好幾天還是會有很多糾結,在最后一天硬著頭皮寫完它,不管結果怎樣,我發現自己找到突破寫作的方向:就從寫讀后感開始,先輸出,瞬間如釋重負,常常地呼出一口氣。如果沒有這個開始,我永遠也不知道要怎么開始寫作。
四、 如何反思?
從理論出發不一定能指導實踐,只有在實踐中通過反思積累的知識才能指導實踐。這就要做到及時反思與總結。該怎樣反思呢?作者認為至少要從這幾個方面來進行:
1、 意義
這件事對我來說最大的意義是什么?對我的短期生活和長期生活分別有什么影響?這件事對周圍人、對社會、對整個世界和對地球的意義分別是什么?有哪些意想不到的意義?
2、 預期
在做這件事之前,是否對事情的過程和結果形成了正確的預期?
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預期?是什么造成了預期和事實之間的偏差?
我的預期是否促進或阻礙了事情的進程?今后應該如何管理自己的預期?
3、 結果
怎樣描述這件事的結果?怎樣評價這件事的結果?
在描述和評價這件事的結果時我用了哪些指標?這些指標是否需要改進?
結果需要哪些改進?如何改進?
4、 進度
事件的進度合適嗎?是太快了還是太慢了?是什么因素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當進度出現問題時使用了哪些手段進行干預?效果如何?為什么效果不理想或理想?
5、 信息
在做這件事時我利用了哪些信息?其中哪些是最關鍵的?
這些信息是從哪些渠道中得來的?哪些渠道被證明是很有價值的?我可能遺漏了哪些信息?這些信息可以怎么得到?
6、 情緒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情緒是怎樣的?是否出現過情緒失控的情況?是什么引發的?我是否有意思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在這期間使用了什么方法?是否需要改進?
7、 工具
在完成這件事情的過程中,我使用了哪些工具?哪些工具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哪些工具起到了阻礙作用?如何改進現有的工具使其發揮更好的功效?
8、 優勢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發揮了什么樣的優勢?哪些優勢還沒有利用和發揮的?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主要收獲有哪些?我的哪些知識和能力得到了提升?
我可以向同類做事的其他人學習什么?他們有哪些優勢是我不具備的?
9、 阻礙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遇到了那些阻礙?最大的阻礙是什么?我是如何應對這些阻礙的?取得了什么效果?
這些阻礙中哪些會長期存在?我需要通過什么持續的努力來減少這些阻礙?
10、 缺陷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的遺憾有哪些?最大的遺憾是什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個遺憾?
在做事的過程中,我暴露了哪些缺點?其中哪些缺點是必須且迫切需要改正的?
關于這件事,別人對我有什么批評和評價?他們的批評有哪些可取之處?
五、 如何成為一個高段位的學習者
只有最后能夠作用于現實的學習,才是唯一有效的學習。這是我認為收獲最大的一部分。
好的學習者,首先要向自己提問
四個提問
1、針對當前的學習材料,我已具備了哪些相關的知識?
2、我又學到了哪些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對原有知識構成了何種補充或挑戰?
3、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且這些東西我通過簡單的探索就可以了解?
4、還有哪些未知的東西,無法輕易獲得解答,同時又有價值成為我長期去探索的問題?
技能,才是學習的終點
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做中學。
一個基本的學習理念:你掌握了多少知識,并不取決于你記憶了多少知識以及知識的關聯,而取決于你能調用多少知識以及知識的關聯。
知識操練的三種方法
1、寫作式操練
2、游戲式操練
3、設計式操練
圣人說:“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找到了這本武功秘籍,接下來重要的是要在“做中學”,才能遇見更美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