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菲是我在老家的朋友,我們好久沒有聯系了。今天她突然給我打電話,提出了許多憤怒的問題。其中主要意思就是:為什么好人總是會受到傷害。
好吧我承認我之前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為我一直都覺得遭受傷害是人的生命中的一部分,甚至是會經常發生的事情。我從很久以前就沒有考慮過做一個好人的事情,因為做一個好人會很累,需要背負太多重負。我自己有時候會自私,大部分時間在考慮應該過好自己的一生。沒有依照一個好人或者壞人的標準,而是跟著自己的感覺走。但喬菲說,她在最近幾年觀察過自己身邊的朋友。往往那些對生活,對愛情,對工作,對朋友充滿熱情的,就容易遭到意想不到的打擊、背叛甚或侮辱。喬菲問我:這個世界怎么了?為什么對一個好人來說總是那么難?
我很怕這種沉重的話題。對于我來說,最應該做的事情就是想盡辦法消解這種沉重.我能給出的答案是:人間正道是滄桑,當你決定做一個好人的時候,你就注定了遭受傷害。
要做一個好人,你需要堅持某種價值,不僅從心里相信它,而且要在生活里具體去執行。但是,社會并不是按照價值高低來運行的,更多時候,它按照價格的高低來判斷。于是,決定價格的是討價還價的能力和達成目標的效率,這讓社會上充滿了現實主義者和機會主義者。
他們總是能贏。
在旁觀者看來,贏的人不擇手段,贏的人毫無原則,贏的人隨意踐踏好人所遵守的底線,卻不會因此而受到懲罰。不光如此,社會還給予了他們很多褒獎,就像家里頑皮而備受寵愛的幼子。讓人覺得只要是在這個世界上膽大包天、蠻頇霸道,老天都會專門讓出一條路來。
我以前也這么想過。
但是我現在有不同的想法。
所謂壞人,是規則的破壞者同時也是創建者。沒有人在這個世間做任何事情可以不用付出代價,無論好人還是壞人都是這樣。壞人只想滿足內心的欲望,除此看不到任何別的東西。所以壞人能夠去破壞,也因此有能力創建新的規則。好人在意的東西,往往是壞人感覺無所謂的。他們在意的是是否能夠達成心愿,這些心愿里包含了傷害他人,也包含了創建。作為代價,壞人要背負罵名,要面對良心的譴責。
當你選擇做個好人的時候,太多人沒有認識到一個事實:做好人很難,選擇做個好人意味著負載更多。很多人在選擇做好人之前,大概從未仔細想過做一個好人意味著什么。只是因為覺得應該如此,就那么去做了。在一個飛速發展的社會,一切都在破碎和重構,做好人意味著需要艱難地拾起世界的碎片,拼湊出一個給予他人遮風避雨的處所。就像是在一輛飛馳的火車車頂,盡力扎起一個帳篷。這怎么可能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不認為對生活,對愛情,對工作,對朋友的熱情就是真熱情。這一切,都需要面臨命運的摧折,并且是反復的摧折。我們看到的任何一個穩定的、堅強的,不為生活所動的好人,都是個幸存者。
選擇做個好人,就是選擇了人生中困難的那條路。在這條路上,多半都會不得不退讓,不得不向現實屈服,往往帶有一點現實主義的色彩。純粹的好人和壞人同樣稀有,他們面對世界的打擊時同樣一聲不吭。
反而是我們這些普通人,在順境里容易趾高氣揚,把一切歸結為自己的努力,或者是因為我是個好人;而在逆境中容易諉過他人,把一切歸結為壞人和奸佞作祟,天道不公。
做個好人就意味著受傷害。未經磨礪的好,稱不上是一種好品質。而遭遇打擊,卻是始終不愿意放棄的那種好,才是屬于你的真正的好。你付出了足夠的代價,那么你就終于可以得到你想要的東西---做個好人。而且,成為一個好人,并不意味著一定會得到幸福美滿的生活。因為這不是個等價關系,也不存在一定之說。等真正到了那個時候,也許一個好人早已經不再在意那些傷害了。他有內心的安然,和外界全無關系。他有自己的犒賞,但不用依賴于外物。
受到傷害,就是對一個好人的最高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