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高中畢業(yè)的知壽不愿意讀大學(xué),來到東京生活,寄居在舅姥姥吟子家。兩人從陌生到熟悉,發(fā)生了許多事。
“可悲吧。最早養(yǎng)的貓叫徹羅基,只記得這名字。是侄子撿回來的。”
知壽是典型的社會年輕人的形象,她不知道如何去表達(dá)自己的情感。這樣一個形象很是貼合現(xiàn)實生活。面對媽媽的關(guān)心,知壽表現(xiàn)得冷漠,但她心里還是感覺到溫暖。
吟子是不同于其他年齡大的人的,沒有規(guī)律的作息時間,熱愛生活,會為了心儀的人把自己認(rèn)真打扮一番。這樣的吟子,比知壽更像年輕人啊。
我很喜歡吟子的生活方式,有一種懶洋洋的舒適感。但是看起來很快樂的吟子,也讓我感到有些難過。全是貓的照片的屋子,記錄了吟子遺忘的過程,而知壽也可能會變成和金澤來的姑娘一樣被遺忘。這樣一段溫暖的過往,變成了其中之一。
我和你,原本都是陌生人。后來,我們從一個人到兩個人,再到一個人。
從吟子叫知壽的名字開始,兩人的關(guān)系就開始有了轉(zhuǎn)變。她們的交流從圍脖開始,從交換名字開始遞進(jìn)。兩個性格不同的陌生人,從陌生到熟悉。
吟子是了解知壽的,在知壽受了委屈的時候,她讀一句俳句——"廚房爐灶上,開水自沸騰,無人理睬好悲傷" 來表示自己對知壽的關(guān)心。
知壽和吟子的生活,是我最喜歡的兩個陌生人的最佳相處方式。從互換姓名開始,互相照顧,互訴心事。
"上年紀(jì)的人都 這么想嗎?年輕真有那么好嗎?我每件事都要難過,悲觀,太累了。我厭倦了。""這是因為年輕的時候大家都是拼命地伸出手想要什么,到了我這個歲數(shù),想伸手要的越來越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