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在較早的古典名著《封神演義》中是一個優(yōu)缺點過分明顯的人物角色,而涉及到的情節(jié)宣揚了某些糟粕類的價值觀。隨著這個IP在現(xiàn)當(dāng)代被持續(xù)開發(fā),“哪吒”的形象慢慢被開發(fā)者們美化,從而進(jìn)化成一個男神級人物。在類似的角色形象中,有個比哪吒更完美的男神級人物,他就是二郎神楊戩。
二郎神最早不叫楊戩,楊戩也不是二郎神,但隨著演變,最終兩個形象合二為一,成為了我們熟悉的二郎神楊戩。二郎神在多部我們熟悉的小說和影視作品中都有出現(xiàn),但多數(shù)都是以配角身份,不過也有喧賓奪主的時候,比如電視劇《寶蓮燈》,少部分以主角身份,比如電視劇《寶蓮燈前傳》。
二郎神的外形,我們最熟悉的就是他有三只眼,除去正常的兩只眼睛外,還有一只天眼長在額頭正中,據(jù)說這來源于古蜀王蠶從。所以在我們熟悉的所有作品中,二郎神都是三只眼。雖然三只眼略顯怪異,但是這并不影響他的形象。因為他的故事、傳說,才是真正把他塑造成男神的決定性因素。
關(guān)于二郎神的傳說有很多,比如斬蛟治水,劈山救母,這兩個故事在電視劇《寶蓮燈前傳》里作了很好的演繹。一提起劈山救母,我們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寶蓮燈》里沉香劈開華山救出母親的故事,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沉香的舅舅二郎神在沉香劈山救母之前就已經(jīng)劈山救母了。雖然兩個故事同質(zhì)性很高,但并不影響故事的傳奇性,不影響二郎神的傳奇性。
在《封神演義》中,楊戩是闡教第三代弟子的佼佼者,伐紂大業(yè)的主力功臣,貢獻(xiàn)之大不遜色于師弟哪吒。 楊戩修成八九玄功,七十二變、九轉(zhuǎn)玄功,有堅不可摧的金剛不壞身,無可匹敵的絕頂防御力。鄧嬋玉、聞太師等的兵器打在楊戩頭臉之上,只是冒金花,全無傷害。像翻天印這樣的法寶,打楊戩時,也是迎風(fēng)變化,打不下馬來。同時,楊戩還有全書最牛的暗器——哮天犬,只要祭出,就從不空口而歸。最后肉身成圣。
在《西游記》中,二郎神劈山救母,居住灌口二郎神廟,受下界香火,為萬民排憂解難,帳前有梅山六友相伴,麾下有一千二百草頭神,聽調(diào)不聽宣。在孫悟空大鬧天宮時,二郎神可謂是降伏孫悟空的主力之一,與孫悟空的斗智斗法絲毫不落下風(fēng),圈粉無數(shù)。后來孫悟空取經(jīng)途中,遇到了棘手的妖魔九頭蟲,也是多虧了二郎神才能降伏。
在《寶蓮燈》中,楊戩是司法天神,假裝反對神凡相愛,將自己的親妹妹沉香的母親壓在華山下,明里暗里卻幫助沉香成長,成功劈山救母。最后真相付出水面,站在沉香一邊的人才得知,原來二郎神才是最偉大的人,為了改變不符合常理的舊規(guī),不惜犧牲自己的親情、友情甚至愛情,實在令人敬佩。
不管在民間傳說,還是在各個作品中,二郎神幾乎就是完美男神的代名詞,他孝順、奮進(jìn)、重義、慈悲,深受我們尊敬和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