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我,大抵,是個多愁善感的人。活了小半輩子,得到個堅強的評價,但心底,其實無比柔軟。每每想到家鄉的親人,眼眶總忍不住泛淚。只是,這些時候,我都是一個人,偷偷躲著,不會讓人看見我卸下堅強的防備。
清明小長假,原本是不想湊出行熱鬧的,但,家鄉總有份牽掛。在異鄉漂泊,坎坷曲折,身無定所,然而,心,至少有個歸處,那就是家鄉,和那些倚在門口遙望的親人。
昨晚的一個夢,讓我回家的心更切,興許錯過了,就會抱憾終身,畢竟,老人家年歲大了,見一面就少一面。
看到過一句話:一個人真正傷心時,是說不出話、哭不出聲的。我現在就是這般模樣,抱著手機,眼淚啪啪地掉,喉嚨發脹,腫得差點不能呼吸,吞咽都是困難的。
其實,我不過是借著思親,給平日里積攢的委屈,找個宣泄的出口,讓眼淚帶著苦澀,一股腦流出去。而后,又恢復人前親切的笑容。
這,應該不算偽裝,也不是所謂的面具人生。只不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楚,我又怎能把自己的這點小委屈強加給別人。
有的人,喜歡訴說,那總得有人傾聽吧,我屬于后者。
從小,我都是一個很好的聆聽者,抱著同理心去傾聽他人的訴說。并且,我不會把自己的憂愁釋放出來,否則,兩個人,都在吐苦水,那真是要讓悲傷成河了。
所以,我才成了大家口中的老好人吧,總是柔聲細語安慰旁人,卻把自己的心事,封鎖在銅墻鐵壁里。
然而,哪有什么真正的堅強,不過是不想讓別人為我擔心。再怎么要強的人,心底也總會有一塊柔軟的地方,一旦觸及,就會決堤。更何況,我天生就很悲觀。
我已經認識到,悲觀是種消極的情緒,所以,刻意的,扶正樂觀,來與悲觀對抗。于是,我總是在兩種情緒中,左右搖擺。
我總是能想到最壞的結果,又不停安慰自己,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好處在于,既然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那么,無論何種結局,都能坦然接受。并且,會督促自己,努力,再努力。然而,壞處也在于此,那個被預知的,悲觀的結果,不斷盤桓在腦海中,是一種無比消極的負面影響,很容易就讓陰暗占據了上風。于是,我又陷入了兩種情緒的較量中,勢均力敵,誰也不肯服輸。
就像昨晚做的夢,明知是個夢,然而,聯合現實稍加推測,卻有著很大的可能性。
最讓我難過的是,這個結局,無論我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那就是死亡。
這個世界上,最公平的事,就是每個人都會走向死亡。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句點,我無力改變,唯有匆匆赴鄉,只愿,能多一點留念。
清明,你是背著行囊,去旅行;還是滿載憂傷,去探望深埋黃土的親人。
無論你多么堅強,也可以像我一樣,偷偷躲著,讓眼淚成河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