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看到公眾號貪心記晴予的文章“一線城市交友,5條防騙法則”,學到好多新詞,攢下不少金句,收獲感滿滿,有趣有深度,置著頂慢慢挖寶。
先分享幾個新詞吧:閃光彈人設、可見價值、 情緒落點 、牛熊周期。
大致在一個頻道上,但人家能把我想的問題闡釋得既深刻又淺白,唉!
我就著一點寫寫自己的感想,就來說說人設吧,人設的出處是文學、戲劇領域的人物設定,包括年齡、職業和出身等等人們填表的基本信息。這個詞現在很常用,在兩性關系課和職場關系課上都會有一節叫作打造人設的內容,教授你呈現給異性或是職場上其他人看的面貌和處事方式。
兩性關系貼這些標簽:內涵屬性+日常屬性+吸引力屬性+興趣屬性
舉例如下:文藝+熱愛工作+大長腿+愛旅游;
職場人設舉例:“俺沒有腦子,只聽宋江哥哥的”,李逵的人設就是忠誠度高。
當你不斷重復這些標簽時,你在別人眼里的形象定位會形成,你自己也會努力活成你選中的樣子。
打造人設的好處就跟墻上貼標語沒有兩樣,方便他人識別記憶。當別人對你的一個品質或特性有好感時,他就會對你其他特性有好感,以點概面。討厭也是同理哦。
為什么以前沒人說人設這事兒呢,這還要從微信朋友圈說起,現在你認識一個人,有條件可以通過關系網去做背景調查,沒條件呢就只能翻翻朋友圈,有圖有文有視頻,在這兒展示自己的生活和品質真是太合適不過了。
但是,朋友圈不僅不是全部,還很容易造假,因為人會自行腦補缺失的信息,有些網紅就是按劇情在社交媒體上演的,可以把香蕉演成蘋果,至于什么“芒果女孩”、“賣茶女孩”之類騙術也是類似的做法。人們已經習慣的這種短平快的信息接受方式,會產生大量的誤讀誤解,給騙子制造機會。
就拿“閃光彈人設”來說事吧:
家境、學歷、曾就職的名企、名流人脈,在毫無必要的情況下主動把這些說出來的人,千萬不要相信他。
想塑造有錢人的形象,也會換個話來說,LV2019的款式好土哦。我男朋友連10萬塊的包包都不肯給我買!
更夸張的例子還有:
一個女生說自己即將去一線城市工作,很舍不得家人,也很害怕大城市孤獨。但她有一個很曖心且很替她著想的男朋友。男友不僅愿意陪她一起去大城市打拼,還在女生即將工作的公司附近買了一間店鋪,為她開了家咖啡館。還附上了咖啡館的照片。
好多人羨慕嫉妒別人家的男朋友,最終發現都是編的,盜用了臺灣的一張咖啡店的圖。
詞匯是活在時代里的。“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有圖為證”這兩個詞我看都可以作廢了,想要驗偽得學會“以圖搜圖”的小技能,看看社會網絡里的照片是不是對方自己拍的。
小技巧說完,來說大技巧啊!
自我描述一文不值!
一個人的行為,而不是他的言談,表明了他是什么樣的人!
加入時間軸總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