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年的畢業季,身邊的人總是顯得惶恐不已,當然也包括我。我們害怕走出社會以后迷失自我,我們害怕自己兜兜轉轉幾年后,才發現自己走錯了路。
前兩天開會的時候,專業王老師跟我們講述了自己的職業生涯。他說剛畢業的時候,自己在工地上工作了一年。后來發現自己不適合工地的生活,于是獨自一人揣著工作后攢下來的積蓄,在學校旁邊租了個房子,開始備戰考研。最終他出乎所有人意料,竟考上了某知名211高校。
研究生畢業以后,他去設計院工作了一段時間,隨后在家人的催促下,完成了人生大事。
在設計院帶了兩年后,他又發現自己根本不喜歡設計院高壓的工作環境,他想要的是一種休閑自在,有充足時間看書閱讀的生活。于是,他又背著眾人的不解與阻撓,開啟了考博之路。
最終,當他博士畢業,成功進入高校任教的時候,所有人方收起了質疑的嘴臉。他說大學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自由舒適,有充足的時間做自己熱愛的事。
看著他說話時臉上洋溢出的笑容,旁邊一女同學張大著嘴巴,顯得既惋惜又驚訝地問:“老師,您這樣折騰,到三十幾歲的時候才找到自己想過的生活,您不覺得前面的路都走錯了嗎?您當初畢業時就沒給自己安排一份完美的職業規劃嗎?”
老師聽完那女同學的話語,用黝黑的雙手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笑著說:“我所走過的那些路,在你們眼中可能是彎路,但于我而言卻是必經之路。如果沒有它們的存在,我絕不會發現自己內心最想過的生活是什么。”
而后王老師還教導我們說,年輕人在畢業的時候要學會適當的給自己安排職業規劃,但又不能光想著靠一份規劃就明確地過完一生。社會在發展,人也隨時在變化,沒有人能夠一下子就找到自己終生所愛。你所經歷的每一個階段,所吃的每一份苦,所踏出的每一步,都具有其獨特的意義。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彎路自有彎路存在的意義,走下去,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路。
02
認識一讀者小A,今年剛上大一。起先他來找我推薦關于寫作的書籍,說自己也打算開始寫作。
于是,我順手推薦了一些書名給他后,本以為會獲得他滿意的答復,但沒想要,他卻問了一句差點把我噎死的話語,他說:“這些書你都看過嗎?確定對寫作有用嗎?不要看了白費時間呀。”
聽完后我無奈地聳了聳肩,告訴他:“沒有什么白費不白費的,你只有自己看了才知道。怕浪費時間,怕走彎路,那干脆別看了。”
很多時候,我們身處在這樣一個焦慮且快速的年代里,我們所有人都怕走彎路,怕付出了得不到收獲。小到讀一本書,大到談一場戀愛,我們都得經過縝密的計劃,最后在確保萬無一失的情況下,才肯踏出前行的步伐。
可是試問,誰的人生不是由無數彎路,再配以數不清的直路組成的呢?誰又能一生都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呢?
每個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每個人都有走錯路的時刻,難道要因為怕走彎路而永遠裹足不前嗎?
別讓怕走彎路的膽怯,喪失了你出發的勇氣。
03
曾經跟如今三十而立的表哥談話,他告訴我說,剛畢業出來的時候,別想著一份工作就能養活你一輩子。人年輕的時候一定要勇于嘗試,別怕失敗,更別擔心走彎路。你所經歷的一切,都會是你人生路上最獨一無二的財富。
人這一輩子多經歷點,總比沒經歷強。很多現在看似派不上用場的東西,也許未來在你人生的某個關鍵節點上,卻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阿哲是我的一位好友,那天他打電話跟我傾述,沮喪地說:“我都在這個工地上工作一年了,我發現自己并不適合工地的生活。我打算考個證,到房地產公司去上班,可是我又怕重新換公司得從零開始,那前面吃的苦豈不都白費了。”
我搖了搖頭,帶著安慰的口吻告訴他:“世界上沒有所謂的無用之路,你所走的每一步,都造就著今天的你。如果沒有這一年的工地生活,你或許永遠都不會知道自己適合什么樣的工作。你這一年的經歷,是你未來工作途中最珍貴的寶藏。”
我知道有很多人像阿哲一樣,在經歷了許多事之后,才發現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于是乎他們開始自暴自棄,后悔當初沒有規劃好人生便潦草啟程。
可是,又有誰能完美地把一生的安排,在二十幾歲這樣一個青澀的年齡里,都一一穩妥地列于紙上呢?二十幾歲的我們,才剛開始接觸社會,剛開始看清自己,剛開始發現生活。你沒有經歷一些事,走過一些路,爬過幾座山,永遠都無法聽到自己內心最深處的呼喊。
彎路,也許是你加速度前最好的儲備階段。
04
我始終相信著,人生所走的每一步,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二十幾歲的我們,真的沒必要糾結于是否從一開始就擁有一份完美的職業規劃。
我們要做的僅僅只是,通過自己一步一步的前行,把彎路踏直了,將直路走穩了。在路上,不斷依據前行的經歷,持續修改著當初看似完美的規劃。
彎路與直路都是路,都是成長路上的珍寶,是你前行途中最特殊的經歷。
二十幾歲,我們不怕走彎路,因為我們有隨時修正方向的能力。每一次彎路,都是一次自我的提升。
大家好,我是小午,喜歡我趕緊幫我點個贊吧,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