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我也調侃了一下最新火熱的UC震驚部(感覺不覺得他們很厲害么?),不過我卻是很正經的哦。最近都在擼畢業論文,沒什么想寫的的東西。想想自己關閉朋友圈差不多半個月了,到底是震驚還是有病呢?“您的朋友已關閉朋友圈”,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到這條消息呢?
▍為什么選擇關閉朋友圈?
1.每天花在刷朋友圈上的時間太多了,這些碎片化的時間應該利用起來做一點其他的事情,比如認真地擼論文(我自己都不信);
2.覺得朋友圈越來越偏離它原本設置的初衷:分享生活,分享思想。但現在看來所謂的分享卻越來越綁手綁腳了(羨慕每天發朋友圈的);
3.虛擬的朋友圈不如身邊的朋友圈,所謂的點贊,不如見面時的會心一笑(你笑得好丑);
4.嗯,測試一下,自己能把朋友圈關閉多久(估計就像你能堅持多久keep一樣)。
理由稀奇古怪,其實,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發朋友圈時的心情已經發生了變化:習慣性的修飾修飾,再修飾;分組,不可見,屏蔽;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竟變得如此困難?
▍關閉朋友圈后我們可以去哪里?
1.好,我重返了微博,每天幾條的微博處于待發狀態,我想怎么發就怎么發,反正沒人管(其實都在潛著,默默地看著你裝逼);
2.花刷朋友圈的時間來看書,每天一小時,充實自己(推薦kindle閱讀器,不是打廣告哦);
3.刷朋友圈熱文了,一樣都是刷,這里的信息卻是為你私人定制的哦(推薦算法有時也很討厭)。
比如我刷的這些熱點:
2017年中國大學百大排行榜,你的大學上榜了么?
MWC 2017大會,華為P10亮瞎你的眼
順豐上市,王衛身價逼近隔壁老萬
網易市值超400億美元,賬上竟有400萬現金
華為裁30+歲員工,躺著拿錢不符合價值觀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vs大唐榮耀,常年微博熱搜前五位
碎片化的時間空出來了,便可以將其充分地利用起來,比如看書,運動,看劇,思考等等。不需要時時的新鮮感來刺激自己了,反而有時看書看的也能激情澎拜,熱淚盈眶,倒也不失為另一種體驗了。
▍朋友圈重要嗎?
說到這,其實,我也一直在想朋友圈重要嗎?嗯,挺重要的。一些長久不見的朋友可以活在我們的朋友圈里;一些最新最熱的消息也會出現在朋友圈里;一些優質的推薦也會被我們發現。我們可以看著別人的生活,來取一點經,做出一些改變。
但,朋友圈也不重要。以上種種難道不能從他們的口中聽到,或者從我們自己的眼中看到么?答案是肯定的,只不過,現實中,我們拉不下面子,丟不了那些所謂的位置。于是,你不言我不語,沉默著大家的沉默,倒是在朋友圈,微信群活躍著。嗯,挺可悲。不過,這都是些極端的說法了,畢竟朋友圈可以作為我們生活的輔助,太認真了也就沒意思了。
就像我選擇關閉朋友圈一樣,純屬試驗,但也為自己找到了更多的時間去學習,去看周圍的世界。最終會不會開啟,也不在此處強求自己了。
最后,附上一些網友關閉朋友圈后的想法=_=:
1.最終,我想,「關掉朋友圈」帶給我的最大的收獲大概是:相信自己一直依賴的東西,其實未必是離不開的吧。
2.停用朋友圈已經1個月了,總體來說,感覺非常好。
3.最直接的感受是,發現自己確實是不需要朋友圈的。剛開始的幾天還會習慣性地點原來的地方去看看,后來完全就想不起來了,沒有什么明顯的「戒斷反應」。如我所料,人的適應能力是很強的,進入任何一個(非極端的)新環境,都能很快將自己的身體和心理調節到位。
4.關了快一年了。生活中完全沒有任何不適。反而節省了很多時間。
5.一開始總是手賤點開掃一掃。
6.朋友圈:“點贊的人那么多, 共鳴的能有幾個?”
7.上周五關閉了朋友圈,當時有一瞬間是后悔的:以后我怎么秀美食秀身材秀恩愛啊啊啊啊啊!
8.我喜歡每天多一張大白紙的日子!
9.最大的感覺不是優越感,也不是清凈,而是你終于開始真正關心你的朋友了。
10.所以你關了朋友圈,把那個圍起來的籬笆拆了,朋友四散開,但是你又會單獨拎出來一個一個審視他們的生活。
更多,可以去知乎問題《關閉朋友圈是怎樣一番體驗?》下查看。
本文完。
Copyright ?2016 小豬.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