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大學之前給老師同學留下的印象是非常內向,上個春節去看初中的老師,老師還說那時是個文靜的男生,職業初期自己窮折騰換了好幾次工作,至今該經歷的都經歷了,按陜西話說就是“挨戳太多!”漸漸也變得開朗起來,按心理學的講法就是分裂過,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為要生存,到今天也快知天命了,我內心里已經不覺得自己內向了,我學習心理學,家庭教育已經也三年多了,想寫一篇詼諧之文,大家輕松一下。
我說每個家長首先要明白的三個事實:
1 你的孩子50%是由你和你太太(或先生)的基因決定的,10%的是環境決定的,剩下40%靠孩子個人成長
2 你家孩子永遠是你家孩子,不管他是上了哈佛還是在家啃你老
3 在現在的中國,孩子是你和你太太(或先生)一生最大的投資
先說第一個,如果一個父親早上走進辦公室,一個下屬走過來諂笑地對你說:“領導,我發現你兒子從相貌到性格特別像馬云,將來一定能成大事。”你是應該高興呢還是讓那個家伙立即滾蛋呢?如果不讓那個家伙立即滾蛋你需要回家和太太好好談談了,也就是說50%的基因部分你是不能改變的,像我太太從小就希望兒子成為像比爾 蓋茨或巴菲特式的人物,反正我知道我沒有比爾 蓋茨或巴菲特那樣的基因,我兒子要有那樣的基因,我就得和我太太談談了,幸虧我發現我兒子沒有,我媽把我兒子抱到以前她的老家屬院,老鄰居們都說是我小時候的翻版,這我就放心了,不用找太太談了,幸運呀!
再說第二個,我小時候經常聽說某個父母不同意兒女的婚事,要和兒子(應該多半應該是女兒)斷絕父子關系,那時也就信了,到了大學覺得不對勁,到圖書館找來民法,婚姻法統統讀了一遍,發現斷絕父子關系這事沒有一點法律依據的,也就是說你如果到派出所對民警同事說我要和我戶口本上那個人斷絕父子關系,我猜那民警同事一定會對你說:“你老兒出去的時候把門關上好嗎?”這種事純粹是威脅兒女,或者自己給自己較勁,弄不好人家把孫子孫女抱回來了還一臉諂媚的說:“我孫子好。”何必呢?就像我和太太開玩笑說的,你把我在上海買房的錢花了,但是我沒有辦法,你砸到我手里了,到這個年齡你不管把你倒置的多年輕,也沒人接盤了,我還得不停投錢給你,這是我的命,我認了,哎!
第三個,你在兒女小時候付出了好多精力也付出了好多金錢投資在兒女身上,就等于你把企業辦起來了,然后你退居二線,你是董事長,兒女是你的CEO,這時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CEO只是一個傀儡嗎?這樣估計你很快就倒閉了,兒女是CEO,人家的身體和頭腦是人家的資源,這些資源是聽人家CEO的,你一個外人瞎參呼什么?只有人家CEO對你有要求,要錢,要支持,你乖乖奉上,那才是正理。
故事雖然詼諧,但是道理我已經想明白了,我覺得也說明白了,和大家共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