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是一句閩南方言,大意是人生復雜多變,如海般潮起潮落,朝夕沉浮。這是作家麥家耗時八年寫成的長篇小說。
在書的封面上有這樣一段話:
“《人生海海》講述了一個人在時代中穿行纏斗的一生,離奇的故事里,藏著讓人嘆息的人生況味,既有日常滋生的殘酷,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故事發生在那特殊的十年,“他”是村子里故事最多的人。這一點,從人們對他的稱呼就知道:有人稱他上校,有人叫他太監,有人稱他醫生,有人叫他漢奸。
他經歷了一籮筐故事,早就不在乎人們議論的聲音,只想守著兩只視如子女的貓,過安穩日子。但命運的手掌沒有放過他,人們的好奇心在特殊時代的渲染下如同熊熊火焰,將他團團圍住,逼他將歷史交待清楚。
人們想知道:他用純金打造的那套手術刀從何而來?他到底是不是太監?他身上刻著的到底是什么字?為什么他從來不干活,可是連他的貓都吃得比人好?
他的不幸過往,是隨著當下繼續延展的不幸向人們敞開的。他經歷過生活的百種蹂躪,不久的后來,又經歷了另外不重樣的幾種。
書中引用了一句話:
“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依然熱愛生活。”
這用來形容他再合適不過,無論人生安排給他多少苦,他始終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認真地活,想必這也是《人生海海》想表達的更深刻的含義。
總之,這是一個讓人忍不住一口氣讀完,又舍不得馬上讀完的迷人故事。讀完會覺得世界瞬問開闊,因為看到他經歷那么多苦,你會覺得,自己面對的煩惱變得不值一提。
就像書中說的話:“如果因為生活苦而去死,輪不到你,我排在你十萬八千里前。”
“人生海海”不僅是一句感嘆,還意味著一種英雄主義。既有生命的殘忍,也有時間帶來的仁慈。 正如作者寫道:
我想寫的是在絕望中誕生的幸運,在艱苦中卓絕的道德。我要另立山頭,回到童年,回去故鄉,去破譯人心與人性的密碼。
人生海海,敢死不叫勇氣,活著才需要勇氣。你要替我記住這句話,我要不遇到它,死幾回都不夠。
這是作者借人物之口,說得最直接的一句領悟。人生海海,又何必在意一時沉浮?
《人生海海》解密人性的荒唐與高尚,也不時流露出人心的溫情。麥家說,人生太復雜,太寬廣,如果沒有一顆悲憫心,沒有一點所謂的生命的頑強,在人生面前基本上是要敗下陣來。
“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鼓足勇氣的冒險,感謝自己咬著牙寫完了我的新作。我想通過《人生海海》寫出一個人忍受苦難的精神,寫出一個人和他命運之間的友情。”
麥家對這個詞的解讀又深了一層:“既然每個人都跑不掉逃不開,那不如去愛上生活。”
故事圍繞著一個充滿謎團的上校展開,敘述的視角來自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在“我”這個小孩看來,他是全村最出奇古怪的人,古怪的名目要扳著指頭一個一個數:
第一,他當過國民黨軍隊的上校,是革命群眾要斗爭的對象。但大家一邊斗爭他,一邊又巴結討好他,家里出什么事都去找他拿主意。
第二,都說他是太監,可我們小孩子經常偷看他那個地方,好像還是滿當當的,有模有樣的。
第三, 他向來不出工,不干農活,天天閑在家里看報紙,嗑瓜子,可日子過得比誰家都舒坦。還像養孩子一樣養著一對貓,寶貝得不得了……
這位不知為何原因隱沒在村里的上校,曾經風光無限,卻因為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秘密而“敗落”。
小說的主線集中于這個“上校”撲朔迷離的身份經歷,以及他肚皮上的神秘刺青。
故事從這個秘密開始緩緩展開,可恨可氣又可悲的小瞎子、聰明一世糊涂一時的爺爺、重情重義卻引來流言蜚語不斷的父親等等,這些人物與上校的人生糾葛交纏在一起。
少校一生經歷坎坷,但也曾有過輝煌。作為鄉下人,少校入身行伍后憑借聰明才智當上了軍醫;
作為一名特工,他潛伏日占區,足智多謀;作為一名軍醫,他救人無數。
他還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榮立了一等功……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光環刺眼的英模人物,卻因為難以抹掉的刺字傷痕,長期生活在郁悶的陰影之中。
小說中只有上校在上海的一段,才出現了我們所一慣熟悉的麥家風格。上校作為軍統,為了探聽情報潛伏進“青樓”,后來遭遇日本女特務,被下身刺上讓他一生屈辱的刺青。
唯一令人替上校感到安慰的是,在他變成瘋子之后,他的一位曾經在朝鮮戰場上并肩戰斗并愛上他的女護士找到村里,和他結婚,并將他帶回自己的家鄉,在那里安穩地度過完他最后的平靜人生,妻子在為他送終之后,自殺追隨愛人而去。
這是在看完他前半生種種遭遇與千般不幸后,還算讓人認為的圓滿結局吧。
在那個年代,他是不幸的,但終有善終,他又是幸運的,命運是無情的手,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任誰也無法爭脫。
萬事皆有因,萬般皆是果。
如果小說結尾所說,沒有完美的人生,不完美才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