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跑步居然不帶手機么?”每個認識我的跑友都會問我,此時我會露出正經臉并說:“在跑步時只專心做這一件事。”其實,自己只是懶得帶而已。
網絡科技發達的同時讓人越來越懶。而懶也并不都是“壞處”,懶得走,就騎上共享單車,這樣會節省更多的時間去做對我來說更有意義的事,稍微的懶惰只是為了不讓時間碎片化而已。現在運動腕表百花齊放,上傳數據就能輕松實現同步,手機就成為“負擔”,放下手機享受那專心致志的時刻,因為美景會使我充滿向前動力,而不是駐足拍照的理由。
更少反而更好。
??????????????????????????????????????????????????? ——《精要主義》格雷戈.麥吉沃恩
精簡運動生活,合理實施斷舍離
臉書CEO扎克伯格說,他的衣柜里只有灰色襯衫,這樣會讓上班準備時間延長5分鐘。作為一個理工男,我認同這做法。每個人的時間與精力都有限,選擇是最消耗精力的事,而選擇困難癥會甚至會因選擇消耗掉整個下午的時間,這就得不償失了。運動也如此,自己周圍的跑友的手機里有不下三四個跑步軟件,每次開跑前不是做熱身運動,而是把每個app打開,跑前自拍一下,加個濾鏡上個美顏貼上水印轉發朋友圈,發現不好看還得重復之前的步驟,跑完還得挨個同步上傳數據,你是不是也是這也樣?只用一款運動軟件,這樣會省下不少選擇的時間去做其他重要的事。若想曬朋友圈,請先用努力去積累,讓健身的時間不斷增加,使自己改變成為不用美顏也能發自拍的人。
跨越品牌界限,天下跑友匯聚
獨占行為是以前硬件開發上為了增加粉絲粘性而設計出來的。例如,使用A品牌產品后想換其他競品的產品必須要舍棄A品牌產品的所有使用信息,包括以前的使用數據,經濟學稱其為沉沒成本。在大數據資源共享時代,這一壁壘變得越來越薄。如今有的軟件已經開始集眾多品牌數據于一體,不僅僅在跑步上,游泳、騎行、登山、室內健身等數據都有,這些數據來自于不同的渠道在此匯聚,不僅讓社交性更上一層樓,更省去了選擇其他品牌的沉沒成本。
自動上傳,讓運動數據一步到位
印象筆記為何這么火?因為它能讓PPT一鍵生成,讓工作場景即時切換,且無須攜帶筆記本電腦,還能協同辦公,高效溝通的同時還能共享文件,打破了空間的障礙。2016年羅輯思維跨年演講里羅胖說過,以后能為用戶節省時間的產品才是最受歡迎的產品。其中某跑步app也做到了這一點。跑完步上傳數據硬件網站后無需再同步至運動軟件上,而是運動軟件自動獲取硬件網站上屬于自己的運動數據,一步到位省心省力更省時。
運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排除工作與休息的時間,只有八小時是自己的,還有吃飯、聊天、看書、坐車上下班通勤等等等時間,這些都要從八小時里扣,如果把整天看做一百塊錢,你要如何分配呢?我相信一般人會能省則省,人對數字更加敏感,而對虛無縹緲的時間卻不上心,待時間過去發現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完,拖延癥就是這么來的。高效地健身才是互聯網時代的運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