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總有兩件事會讓你感慨:一是知己難求,二是世事無常。
我們這一生中,會接觸到很多人,也會接觸到很多的事,但是有一件東西,我們誰也不想碰到,那就是“無常”。
著名的作家田維在自己的作品《花田半畝》中寫過:
遺憾是常常的,孤獨是常常的,生來是品嘗苦味,生來便是看盡無常變幻。
生活中的一些事和一些人,上一秒你還覺得會永恒不變,下一秒卻又開始變幻無常。
而當一個人明白了“無常”二字之后,便不再會張揚了。
就像《紅樓夢》中非常有名的一曲《恨無常》:“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
人生不就是如此,即便此刻盡享榮華富貴,也敵不過下一刻的禍福旦夕和生死無常。
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立志為父報仇,打敗強國楚國。但他后來貪圖享樂,最終敗于自己手下敗將越王勾踐,羞愧難當,亡國而后自盡。
人的一輩子,就是在無常中度過的。你永遠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說的不也是世事無常嘛。不要欺負別人,也不要辜負自己,最重要的是不要太過于張揚。
無常本就是人生的常態,也是一種生活的魅力。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么事情,但是你同時也要相信,壞的事情不會永遠壞下去。正式生命的無常,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鮮活多彩。
如若遇到無常,那就請你隨遇而安。
每個人春風得意的時候都是有限的,跌宕起伏才是人生的本質。所以,隨遇而安才是面對無常生活最好的心態。
就像是蘇軾和王安石兩人交惡,被流放在外。而在被放逐的那段時間里,兩人卻絲毫不會受此影響,依然與友人采擷果蔬、取池魚,釀黍酒。
被貶黃州時,他寫下: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不管自己的一生過得有多坎坷,他都做到了寵辱不驚,順應當下的生存環境,不管到哪里,都能隨遇而安,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山有峰頂,海有彼岸。
漫漫長途,終有回轉。
余味苦澀,終有回甘。
人這一輩子,始終在和無常相伴。而我們再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也許再當時當刻是很難被接受的,但是,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我們會突然發現,原來這一切都是老天爺對我們最好的安排。
所以說,無常才是常態。
誰有本事能夠將一輩子的生活都過成一個樣子?每一年都是重復同樣的生活?
一年中還有四季的變化,每一季的風景和感受都是不一樣的。所以這一生,我們必定要嘗盡各種酸甜苦辣,看盡人生的悲歡離合。
無常總喜歡在你沒有準備的時候到來,可能是你如日中天的事業突然崩盤,可能是你長相思守的愛人突然離去,可能是已經相伴了一生的老伴兒突然撒手......
面對無常,我們一定要學會寵辱不驚,去留無意。不管是對事對物還是對人,都要學會得之不喜,失之不憂。
只有面對一切都能順其自然,我們才能在這個無常的世間,獲得一顆最純凈和安寧的心。
就像是李密庵在《半半歌》中說的:
飲酒半酣正好,花開半時偏妍。
無常,是生命的常態,無法避免,也無處躲藏。
酒至微醺,花開半朵,才是對待無常最好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