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放寒假了,不過這一次沒能回湖南老家。回的是老公的南雄老家。
回老家,就意味著我又開始收"土貨"的歷程。
去市場上搜。眼睛只要看到是純粹土壤生養的東西就興奮。不加復合肥料的植物生長得大小有別,長短有異。不像那些溫室里的肥料澆灌的飽滿、齊整、油嫩、標致。它們雖"土",但它們的味正。見到這樣的"土貨",無論多少,我都有一一購回的家的欲望。
除了去市場,還"親自"去鄉下,來到菜地田間。看到一畦一畦的包菜,一列一列的藠頭,一顆一顆的蒜苗……頓覺滿心歡喜起來。于是很激動地采摘了一捧又一捧,怎么也不嫌累,不嫌臟。仿佛我是那撒網捕魚最多的漁民,又是那中彩票最多的人……
也有親戚,知道我們住在城里,會將青菜、雞蛋送來給我們,每每此時我會比收到珍玩更開心。面對我們的感謝,他們只是笑笑說,自己種的不值幾個錢。我感激他們對我們的關懷入微,我感動于他們的淳樸、憨厚。
我的先生并不像我這樣癡情于"土貨",我每每帶許多"土貨"一起回廣州的時候,他便嚷嚷,不必了,廣州有許多,他并不能理解我的這種情懷。
我在這引魯迅先生在《朝花夕拾》小引中的一段:
我有一時曾經屢次憶起兒時在故鄉所吃的蔬果:菱角、羅漢豆、茭白、香瓜。凡這些都是極其鮮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鄉的蠱惑。
我雖然無法與魯迅相比,但我覺得在這一點上是一樣的。人在異鄉時,故鄉的一切就顯得"貴氣"起來,因為伸手不可觸,只有回憶可以重溫,而當自己在異鄉見到故鄉同樣的物品,便會激動起來,欣喜起來。這是一種情結,一份溫暖。
在故鄉的菜畦里有包菜,那里留有我的足跡;在故鄉的水田里有鯽魚,那里曾留有我的歡笑;在故鄉的雞窩里有雞蛋,那里曾留有我的興奮;在故鄉小山丘上的竹筍,那你曾擁有我的驚喜……正是這足跡,這歡笑,這興奮,這驚喜,讓我葆有生活的激情。
而今久在他鄉,什么使生活有不同色彩?什么使生活含有更多樂趣?在我,是那些曾印上我足跡,我歡笑,我興奮,我驚喜的"土貨"!這份懷戀,這份溫情,讓生活的底色絢麗,讓淡淡的日子更有滋味。
---嗬,這份鄉愁啊!正如那輪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