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個小工,一次意外,他從樓上摔下來了,斷了兩根肋骨,當場昏迷。送進醫院后,他沒有告訴家人,只是一個人躺在醫院,慢慢的修養。
可以走路后,他就回家了,他媽媽問:“今天不用上班嗎?”他說:“今天休假”,他媽媽相信了,做了他喜歡吃的菜,殺了一只雞,因為媽媽看他變瘦了。在家修養了兩天后,他出去了,他媽媽只是認為像正常上班一樣。不知道從什么渠道,他媽媽知道了詳情,他媽媽打了他,她說:“這么重要的事情你怎么能瞞著家里人呢?當別人生病住院有人照顧時,你一個人,你不會覺得孤單嗎?你這孩子真傻 ,你已經40多歲了怎么還像個小孩子一樣,讓家里人擔心呢!”他媽媽說這些話時是跺腳的,又痛又愛。
他很愛他的女兒,但是他不愛她的妻子,生活中小小的事也會和他的妻子吵架,他和他的妻子經常吵架,有時甚至會打起來。他的女兒卻不愛他,他女兒告訴我:“我不愛我爸爸,我渴望有一個溫馨的家,我想有人關心我,可是我爸爸總是一次又一次破碎我的夢想”。我想小孩子都是這樣的吧。
? ?女兒在城區讀高中,租了一個小房子,放假時家里人會過來照顧幫忙做飯,女兒很愛吃餃子,可是他不知道,他買了好多排骨,還有玉米,燉了一鍋排骨湯,女兒回來后,什么也沒有吃,她說:“我不喜歡吃油膩的東西,我想吃餃子”他匆匆去市場買了餃子,看著女兒吃的很香,他出去了,他不善言辭,可是女兒只想他坐下來和他好好談談心。
女兒高三了,快要18歲了,他希望給女兒買個好的禮物,但是他聯系不到女兒,于是留在女兒回寢室的路上一直等,等了好久。他買了保暖內衣,買了厚厚的棉鞋,買了好多蘋果。可是都不是女兒喜歡的,女兒接下之后,他就匆匆的走了,生日快樂也沒有說。因為他不會表達,他只是希望女兒能暖暖的,身體健康就好。
女兒高考時,他什么都沒說,他沒有鼓勵女兒,只是說:“自己把握分寸,盡力就好,我不會給你施加任何壓”。高考時間是兩天,他在外面站了兩天,誰都知道,唯有女兒不知道,他沒有告訴女兒。
女兒高考失利了,在夜里哭了好久,一直躲在大伯家,爭吵著要復讀,但是他堅決不同意,他寧愿女兒花幾倍的價格讀三本也不愿女兒再次這么辛苦。女兒鬧得很兇,他生氣了,他說了很殘忍的語言,女兒聽了躲在房間里第一次嚎啕大哭,誰來都不給開門。最后在大家的勸說下,女兒上了大學。
上大學前的那個暑假女兒去了深圳打暑假工,他在家里待著,不久,他便收到通知得了甲亢,他媽媽總是過分擔心,為了讓媽媽放心,他也來到了深圳,做點小工,足夠補貼自己,每月定時的吃藥費用。女兒工作了一個月,幫他買一雙鞋子,他寶貝的藏著,女兒回去了,他就沒有穿過再穿過那雙鞋,一直保存著。
女兒選擇了一個異地大學,第一次出遠門,他說他要回來送,女兒否決了,女兒覺得沒什么,不用這么麻煩,自己一個人去就好了。
女兒不愛爸爸,女兒的心里只有,在很小的時候爸爸因為一件很小的事打了她,爸爸從來不去學校看他,放學時爸爸從來不去接她讓她獨自搬厚重的行李,爸爸從不對她說他愛她,從不關心她。
爸爸很愛女兒,他擔心女兒在學校會不會冷,他擔心女兒學習壓力太大,她擔心女兒受同學排擠,所以他一直盡力給女兒最好的,但是從未表達與表現。
我是個路人,我依稀記得走過他們家門前時。秋風犀利,葉子一片一片被風殘忍的吹下來,我裹緊上衣準備匆匆離去時,看見那個女兒提著行李和家人正在告別,每個人都細細叮囑,唯獨不見他,女兒走時,看到了我,微笑的向我告別,我微笑著,不經意間看到了樓上的他,他沒有看到我,他一直注視著女兒的背影,一直看著,秋葉落到我頭發上,我輕輕的撫下,靜悄悄的走了。
(一篇有感而發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