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群芳譜——人生如棋,卻是一場殘局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作者/韓乾昌


“千紅一窟”的紅樓夢,是一首“萬艷同悲”的挽歌。泣血為詞,以淚譜曲。在大廈將傾、昏燈將盡的基調下,縱再靈動跳躍的音符,終逃不出命運羅織的五線譜。只是,這悲曲里,有人是高潮迭起之后的余音繞梁;有人是低回婉轉里的纏綿悱惻;有人是過門;有人是休止符;有人是起承后的不知所以;有人是轉合后的戛然而止。同是一出悲曲,有人是華麗的鋪排,有人如滑音般一掠而過。

紅樓曲罷,人們記住了黛玉的眼淚,寶釵的超脫,湘云的可愛,妙玉的高潔,唯忘了那個木頭似的二姐姐。連最憐香惜玉的寶玉,問的最多的是,林妹妹哪兒去了,寶姐姐在不在,云兒來了沒有。甚至為一個杜撰出來的茗玉不惜大動周折,為萍水相逢的二丫頭失魂落魄,到了二姐姐這里,卻是有沒有她,都使得。

迎春的一生,淡淡一筆寫下的,只有似有若無的忽略。生如一場意外,死,也不過是為詩人的多情而徒添一個注解。那首動人的“紫菱洲”歌,密密匝匝堆砌的情意,是唱給溫柔可親的二姐姐,還是詩人觸景傷懷的應景之作?已無從分解。

她也從不曾想過要分解什么,她迎來了春,卻在別人春日的喧鬧里,獨自沉默、不動聲色。

那日的螃蟹宴,大家吃好了,玩兒好了,各自尋找屬于各人的歡樂。有人閑坐,有人釣魚,有人看鷺。她獨在花陰下,淡淡地、安靜地穿著茉莉,她在自己的世界里靜靜愉悅著,一如嫻花映窗、臨月照水。這是多么美好的畫面。如果歲月從容,如果流年可以駐足,這一切將是一個多么動人的定格。

可是,輪回里,誰不是生命的過客。時光從來不會以因人而異的善與惡,讓誰的華年絢爛,誰的影子斑駁。命運的青目,也從來都喜歡只在那些存于書本上的,動人的故事和美好的傳說里婉轉流波,幾未見現實里,照亮那些人皆視而不見的角落。

賈迎春,這個習慣于置身在“太上感應篇”里打坐的女子,終于死去。階陛下,虎狼依然眈眈,紫菱洲里藕殘香謝。卻沒有等到如愿的因果,成了一場沒有結果的殘局。只留下一句無力的追問:這一切,到底是為什么……

是啊,為什么?難道上天締造美好,就為了拿來毀滅?為什么一個好的開始,卻不能注定有一個好的結局。

這,注定是一個得不到答案的為什么。世間又哪有那么多為什么。有些開局,即是殘局。就像有些花,她的存在,只是為迎來春天。而這春天,卻于她無關。

于她無關的,何止春天。還有一只無形而冰冷的手,叫做命運。

大觀園里,命運的棄兒何止一個。黛玉、湘云、香菱、晴雯等等。卻沒有誰的的孤獨如迎春一般徹底,她是現實和精神世界里的雙重孤兒。當林黛玉在瀟湘館里垂淚時,尚可以重溫兒時的美好時光;記不得父母容顏的湘云,還能醉臥在花叢里,做一個關于父母的甜夢??涩F實里,有著父兄的迎春,卻連編織這樣一個夢想都是奢望。真正的殘酷,不是打破你曾擁有的,而是派你一個不屬于你的,從此,絕滅你所有的幻想。

父親放任,兄長冷淡,姊妹忽略,甚至連作者筆下,關于她的出生都是一筆語焉不詳的糊涂賬,她到底是父親原妻所生,還是昔妾所養,一切都語焉不詳。這樣的迎春,不是孤兒是什么?

她被整個世界疏離了。當林黛玉荷著花鋤顧影自憐時,尚有漫天花雨相隨相伴。當迎春在花陰下穿花時,連她自己的影子都不忍目睹,遠遠兒躲著她。

一個人的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被愛、被需要,能愛、能需要。而迎春所擁有的只有忽視和冷落。而這一切于她,卻是無解。遍尋無著的賈迎春,只好將目光投向那本“太上感應篇”。她要在那里,尋找一個關于命運的合理解釋。

這讓我想起作家虹影筆下,《饑餓的女兒》里的六六。作為一個尷尬的私生女,六六從小被父母疏離著,她很困惑卻不明就里。當無意中從大姐那里得知關于自己身份的秘密以后。她開始追尋,一個是養父,一個是親生父親,一個是歷史老師。其實,一開始,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尋找什么。直到和歷史老師有了親密接觸以后,從他身上,她感受到了父親的氣息。原來,她尋找的,是一個精神上可依賴的父親。然而,如父親般的歷史老師,給他的,依然是虛幻。她只不過是老師走向命運的刑場時,獵取的最后一件祭品。她徹底走向迷失,最終選擇逃離。

六六的幸運在于,她還可以選擇逃離。假使沒有一個可依靠的肩膀,還可以靠自己。

可迎春能逃到哪里去?命運之手,已經撒下了天羅地網,她靠不得別人,更靠不得自己。她只好逃進那本“太上感應篇”里,希冀尋找心靈的依靠,在圍棋里,試圖窺視她讀不懂、看不透的人生。在因果輪回的耳濡目染下,她相信冥冥中,一定有一只掌管與裁決善惡的正義之手;在交錯的棋枰里,黑白對決中,她體悟到的,不是白吃了黑、就是黑吃了白,一切都逃不過命運的安排。

她是一個算盤,進退卻全不由自己。于是,她把自己徹底交給這只不可捉摸的命運之手,任其擺布。這樣的“朽局”(繡橘),注定是一著“死棋”(司棋)。

她不知道,代表所謂因果的正義之手,從來都不會從天而降。就算從天而降,也得伸手去握。

她不知道,談著因果的太上老君,身邊還有個靈官把守;滿懷慈悲的菩薩前面,還有個韋陀護衛。


圖片發自簡書App


虛無縹緲的因果終究不是理想中安全的庇所,厄運從不曾以善良為名而放過誰。可悲的并非善良,而是把善良作為對抗一切邪惡的武器。太上感應篇是浮光幻影中的象牙塔,卻不是能拍死邪惡的如來神掌。

善良是滋養心靈的涓流,卻不是防身護體的盾牌。

因善良而洞開的門戶,若失去了正義的庇護,因果這貼在門楣上的神符,招來的往往不是同情和憐憫,而是循味而來的虎豹豺狼。

其實,命運也不是完全沒有投來憐憫。她身邊原本有一對“護法”的哼哈二將。一個司棋,一個繡橘,一個是可以大大方方去后勤部砸場子的猛將,一個是巧舌如簧的發言人兼外交部長。給任何一個稍微有點個性的主子,這城堡豈是能夠輕易攻破的??杀鴮⒃儆杏掠兄\也架不住主帥的束手就擒。這場戰斗,其實一開始已經注定結局。

當她把一切交給命運主宰時,命運卻跟她開了個玩笑,只是這玩笑要以生命為代價。

她以為她的寬容與忍讓能換來成全和妥協,卻不知她自己,恰是這場妥協的籌碼。當父親賈赦把她許配給孫紹祖時,賈母無可奈何,叔叔賈政反對無效,哥哥賈璉漠不關心。于是所有人終于妥協了。當傷痕累累的迎春抱著最后的希望回娘家求助時,抓住的不是因果賜予的救命稻草,依然是一場充滿善意妥協的虛妄。

想起作家嚴歌苓筆下《扶?!防锏呐臃錾?,一個有著地母特質的女子,她應對全世界的只有寬容和隱忍。這種具有地母特質的女子,對于一切的苦難與加害都選擇了包容與承受。你甚至都感覺不到他們在忍辱負重,讓決意拯救的人都感到一種無力和絕望。她們期望著這苦難像沙灘之于海浪一樣,以自己的寬容和接納把一切的不平與加害不動聲色的克化。

然而,扶桑終究有一個真正疼著她的大勇??捎簠s遲遲等不來她期望中的因果。于是,這個可憐的女子,她的苦難是如此豐富,她本身卻又是如此扁平。甚至連祈求都是那么無力,得到的回應是——不過是小兒女間的正常打鬧。王夫人的看法,也許是出于人之常情與無可奈何之間的想當然,可侯門閨秀出身的她,哪里能想到人之常情之外還有一種姿態,叫做絕望的吶喊。

同樣絕望的還有施暴者,平時錐子扎在身上也不叫一聲的迎春,在面對中山狼的虐待時也一定是沉默的。這種沉默就像一個猜不透的迷一樣籠罩在孫紹祖的心頭,于是,更加催發了這匹急于揭開謎底的豺狼,變態的施虐欲。

不知道迎春心中的因果是姍姍來遲還是充耳不聞??傊?,它沒有到來。她,只好在沉默中遠去。

池塘一夜秋風冷

吹散芰荷紅玉影

蓼花菱葉不勝愁

重露繁霜壓纖梗

……

只是,再也看不到那個坐在花陰下,一針一針把自己的心事穿進茉莉花瓣兒的女子。

晴雯臨死前喊了一夜的娘,同樣沒有母親的迎春臨死前會喊什么呢?也一定是一聲一聲飄散在凄風冷雨里的娘……

這個永遠不爭不搶,也不計較,淡淡地、仿若遠在天邊又近在眼前的,拿針穿著茉莉花的女子,一針一針,扎在花瓣上,也刺進人心里。她再也回不來了。不知道身在彼岸的迎春還會不會手捧一本“太上感應篇”,還會不會念念有詞的談著因果。

其實,也怨不得賈母她們的妥協,怨不得王夫人隔靴搔癢的勸慰。畢竟,那時的兒女親事,遵從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從這個角度來講,其實除了賈赦,別人只能建議而沒有決定權。那時的賈家也已是霞映西山、江河日下。

也怨不得她的不反抗。無論性格強弱,作為“千紅一窟”里的其中一朵,誰又能逃得了命運的羅網。以她身邊的司棋反襯,以遠處的張金哥呼應,反抗與不反抗,最終不過是大同小異的結局。

這是時代的悲哀,也是人性的悲哀。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于是,一切針對她的諸如懦弱之類的指責,都顯得那么殘忍。

如果說晴雯的悲劇里有她自己的“作”,黛玉的悲劇里有她的“執”,那么,迎春的悲劇卻透著讓人的同情都蒼白的無力。

別人得了賞,她沒有,不爭。

哥哥嫂子不在乎她,不怨。

其他姊妹去見南安太妃,獨沒有她,不急。

寶玉說她不會做詩,沒她又何妨。不介意。

下人偷了她的東西去賭,不惱。

……

這樣的迎春,實際上是那個時代標準的大家閨秀。在賈府的她,相對其他姊妹來說,也曾度過了一個最完整的青春歲月。固然沒有卿卿我我,少了些許熱鬧,卻也在自己營造的小世界短暫的安寧??商煜聸]有不散的筵席,到頭來終究各走各的路。只是,這條來自四面八方的路,最終歸于一個方向——萬艷同悲。而屬于迎春的這條路,卻是格外的崎嶇。

有時,我們會禁不住設想,如果迎春生活在現代社會會怎么樣?

甚至有人替她想到了許多種完美的結局。可是別忘了,迎春的悲劇不僅僅歸結于時代,更歸結于人性。

這樣一個純良到人畜無害的迎春,在今天這個號稱男女平等的文明社會,一定會安好靜美度一生嗎?

思索之后,我依然在心里畫下一個大大的問號。這問號不全然來自對這個社會的依然的、不夠徹底的信賴,更源于變幻莫測的人性。

無論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的職場,以她的溫順善良,以及把一切交給命運和因果的人生態度,這樣的女子,又會有怎樣的結局?

我們嘴上總說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可善面對惡時,時常早退,而報,卻總是遲到,或者永久缺席。

曾幾何時、此去經年,當我們踏出校門,步入這個社會,漸漸地,把一切不切實際的美好幻想都還給了象牙塔,把一顆滿是瘡疤而漸趨冷硬的心留給自己。不是我們不夠善良,只因為主持善良的正義時常姍姍來遲,甚至時常無故缺席。又或許是,我們有太多的善良,也經歷了太多的傷害,于是,我們的善良開始變得小心翼翼。

可以想見,這樣的迎春,即便在今天,也會有著遠多于常人的坎坷與不幸遭遇。

也許,我們夸大了時代的慘淡悲涼,卻看輕了人性的不可捉摸。

迎春的悲劇,對今天的啟示意義在于,當我們告訴我們的孩子,這個世界存在著數不勝數的美好的同時,也別忘了告訴他們,人性深處也潛伏著大大小小、明伏暗出的魔鬼。當你們手里捧著青春修煉手冊時,也別忘了帶上一本降龍十八掌。

……


圖片發自簡書App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9,327評論 6 537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996評論 3 42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7,316評論 0 382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3,406評論 1 316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2,128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524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576評論 3 444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759評論 0 289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9,310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1,065評論 3 35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3,249評論 1 371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821評論 5 36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479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909評論 0 28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6,140評論 1 290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984評論 3 395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8,228評論 2 375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