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讀《紅樓夢》中賈寶玉在尤氏上房,看到一幅對聯(lián):“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當時寶玉立即大叫著“出去!出去!”。覺得寶玉言行一致,很解氣。
而入社會越久,越覺得賈寶玉的不通人情,也越覺得這句話的厲害的地方。放到現(xiàn)在,賈寶玉就是個浪蕩公子,繡花枕頭而已,百無一用,生存都很難。
現(xiàn)代人們所謂之“高情商”,其內涵就是“人情練達”和“世事洞明"。因此,讀《紅樓夢》的人,大都喜歡這一名聯(lián),并把它看做自己的名言警句。偉人毛澤東曾手書此聯(lián),足可看出他老人家對這副對聯(lián)有多喜歡了。
最難讀懂的書是人心
最深刻的文章是人情
最大的學問在社會
只有把世道人情參透了,讀懂了,才能左右逢源,應付裕如,這比什么博士、碩士,狀元、進士有用的多。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對曹雪芹這一名聯(lián)理解最到位的不是紅學家,而是偉大領袖毛澤東。毛主席的諸多思想、觀點、主張和決策,往往和曹雪芹這一名聯(lián)的精神暗合。
比如毛澤東他一再主張參加社會實踐,反對本本主義,強調了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的基本原則;
對新中國的教育事業(yè),他也有獨到的見解,強調指出"學制要縮短“,反對死讀書,讀死書,要求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他制定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的策略;
又提出了干部下鄉(xiāng)蹲點的要求。
凡此種種,無一不在世事人情的范疇。
正如陸游所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可見,世事洞明人情練達才是最大最深的學問。
《三國志》提及劉備時,稱其“好為人下”。
什么叫好為人下?就是尊重別人,滿足對方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偏好。
劉備就靠這一招,就走上了人生的巔峰。可見這招是多么的厲害。
現(xiàn)在我們可以知道銷售的本質是什么了。
銷售的本質是與人打交道,就是人情練達、世事洞明。
銷售為什么這么難呢?就是因為銷售是反人性的,需要你去尊重別人,而不是讓別人尊重你,別人是否尊重你,這個無法掌控,但是你不尊重別人,理解別人,你的人生道路就很難走,銷售就進行不下去了。
你理解了銷售的本質就是 人情練達,你也就心安理得了,就是尊重別人,這個動作,本來就要做的啊。
孟子有云:“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事實上,這說的就是尊重別人的重要性。也就是說,一個人若是在和他人交往過程中,能夠尊重并理解他人,那么,他必然能夠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這是高情商與有教養(yǎng)的體現(xiàn)。
但是你一旦理解并且超越了這個,你就可以游刃有余地混跡于江湖了。我說的是超越,就是你要高高在上,俯瞰眾生的樣子。你才能不那么矯情,那么心甘情愿,那么投入其中而又能脫離開來。當你理解了這個,當你靜靜的坐下來的時候,你不會難過,你就是在演戲而已,人生如戲而不是把自己真正當自己是戲子。
這個時候,你的心是寧靜的,恬淡的、寵辱不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