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7S 模型由麥肯錫的兩位咨詢顧問Tom Peters and Robert Waterman在1980年提出,指出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須全面地考慮各方面的情況,包括結構(structure)、制度(system)、風格(style)、員工(staff)、技能(skill)、戰略(strategy)、共同的價值觀(shared-values)。麥肯錫的7S模型可以運用在團隊合作或者是項目管理中。
7要素的具體內涵:
1.戰略:企業面對迅速變化的經營環境,為求得長期的生存和發展而對企業進行的總體性規劃。
2.結構:組織結構就是表現組織各部分排列順序、空間位置、聯系方式、聚集狀態的一種模式,以求有效地把組織的各部分聚集起來,為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
3.制度:企業制度是指對企業的微觀構造及相關制度所做出的一系列規定和約束的總合,具體表現為企業組織、運營、管理等一系列行為的規范化和制度化。
4.風格:主要指企業文化,就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并為全體員工共同認可和遵循的價值觀念、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的總和。
5.員工:員工的知識和技能。
6.技能: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是由具有一定技術能力的員工利用相應的生產要素來實現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過程。
7.共同的價值觀:就是組織全體成員對組織的戰略。目標和宗旨的共同認識,是企業對存在意義、經營指標等問題的基本觀點以及評判企業和員工行為的標準。共同的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核心
如下圖所示:共同的價值觀是處于中心位置,會帶動和促進其他要素的發展。當共同的價值觀發生改變,會帶來其他要素的改變。
在模型中,戰略、結構和制度被認為是企業成功的“硬件”,風格、人員、技能和共同價值觀被認為是企業成功經營的“軟件”。企業如何想要成功,硬件和軟件同等重要,不可偏執。
如何運用這個模型?
這個模型的提出是基于:一個企業想要運營良好,這七個因素需要互相配合,互相作用。假設現在處于A點, 你的目標是B點,為了達到目標,你可以運用這一模型來分析A,B之間的差距以及這七個要素要如何調整才能達到目標。聽上去簡單,但是這七個要素只是給你的思考提出了角度,真正回答問題還必須是依賴你的技術,專業和經驗。
在運用這個模型的時候,可以問問自己以下問題,幫助你更好的運用這一模型來解決問題:
策略(Strategy):
·我們的策略是什么?
·我們如何實現目標?
·我們如何面對競爭壓力?
·客戶需求有什么改變?我們如何處理?
·外部的環境要求我們的策略做哪些改變?
結構(Structure):
·我們的公司團隊是如何劃分的?
·組織架構是怎樣的?
·不同部門之間是如何協作的?
·團隊成員之間是如何合作的?
·決策權是集中還是分散的?這種決策方式是必須的嗎?
·溝通方式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
制度(Systems):
·我們的企業制度是怎樣的?
·控制權集中在哪里?考核測評體系是怎樣的?
·團隊的內部規則和流程是怎樣的?
共同價值觀(Shared Values):
·核心價值觀是什么?
·團隊文化是什么?
·價值觀有多強?
·公司成立是基于什么基本價值觀?
風格(Style):
·企業的管理風格是怎樣的?
·領導力有效嗎?
·團隊成員是傾向于競爭還是互助?
員工(Staff):
·部門職位有哪些空缺?需要什么能力的人來補充?
·在當前所需的職業技能方面,我們有什么漏洞嗎?
技能(Skills):
·公司最強的技術是什么?
·有沒有什么技術漏洞?
·公司在哪方面是有核心競爭力的?
·當前的員工從事目前職位技能匹配嗎?
·這些技術是如何測評的?
當你考慮運用麥肯錫7S 模型時,不妨從以下著手:
1. 首先看看企業的共同價值觀:它們和你的組織結構,戰略,制度匹配嗎?如果不是,需要做什么改變呢?
2. 看看“硬件”因素:它們是如何互相支持,互相作用的?哪些地方需要改變?
3. 看看“軟件”因素:它們支持“硬件”因素嗎?互相匹配嗎?哪些地方需要改變?
4. 當你對這七個因素進行了調整以后,需要再次分析這種調整是不是合理的?當然也需要花上一段時間,等待實施結果。
2017即將要來臨,希望我們一起升級方法論,日益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