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相冊管理系列之3:"移動"
? ? ? ? ? ? ? ? ——【來源相冊→意義相冊】
以華為make10為例,其他手機請尋找相似菜單。
1.打開圖庫
打開圖庫后,最底部有4個標簽,分別是【照片】,【相冊】,【時刻】,【發現】。請打開【相冊】標簽。以后的所有操作均在【相冊】(綠色方框標記)標簽中進行,千萬不要在【照片】中進行,其他部分各有作用,但暫不涉及。
特別提示:請不要在系統默認的【照片】標簽下操作。那個里邊可能是按時間分類的照片,或者是根本沒有進行任何分類的照片。
在相冊當中會有系統自動生成的相冊,我把它統稱為來源相冊。比如:【相機】、【截屏錄屏】、【圖片】【微信】(粉色橢圓框標記)等,其他相冊當中也有一部分,原理相同,不再展開。手機圖庫系統會自動把來源于同一個APP的照片放在一個固定的相冊中。
提示:請不要操作最前面【所有照片】、【視頻】兩個系統相冊(原因以后說)。
手機對照片的分類是按照系統的特點進行的,但是它的分類并不符合我們的使用習慣,所以在手機相冊分類上,我們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建立。
圖1:我的相冊結構
2.建立意義相冊。
意義相冊:就是更適合我們工作生活,自己起名字的相冊。
上圖當中,所有未標記的相冊都是我自己建立的相冊。比如【201905桂林之行】、【孩子生活照0702】、【孩子精彩照】、【李小花8月】等。(我這個相冊結構三個月沒有向倉庫搬了,雜亂狀況請忽略)
操作方法:在上圖中找一找【新建相冊】四個字,找到它點一下就可以了。(我懶得再編輯圖片了,考驗下大家的眼歷啦)
難點:如何建立意義相冊結構?
三條建議:
(1)方便移動到倉庫(如百度網盤、堅果云、硬盤等)
(2)意義相冊分類要盡量減少交叉。
(3)先意義再時間(有些相冊在名稱之外適合加上時間)
語音中再分享建立相冊的邏輯,但要建立的高效方便,仍然需要大家反復的嘗試~修正~固定下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同時要符合你的個人傳播習慣,要有自己的邏輯,不是別人的邏輯。
3.將來源相冊中的照片移動到意義相冊。
操作步驟:打開一個【來源相冊】,選中若干照片,選擇底部菜單【移動】(綠色方框處),再選擇一個來源相冊(已經建好相冊就選一個,沒建好相冊也可以新建)。
這個工作可以隨時隨地的做,因為不占用任何的流量。乘地鐵公交高鐵的時候都可以做。
關鍵詞:【移動】【移動】【移動】!!!
注意不是復制,只有移動才能讓來源相冊中的照片會越來越少,直至清零
提示:不要把照片打開之后再操作。把照片打開之后就沒有【移動】這個菜單了。無論是移動一張還是多張,都在照片小窗口預覽狀態下進行(如圖2)
圖2:移動【來源相冊】→【意義相冊】
最后:作業
(1)請建立相冊【***游玩+日期】,如"海南之行20190811-0820",移入暑假某次游玩的照片。
(2)請建立相冊【**成長相冊+日期始】,如"二寶成長相冊20190702始"。日期代表這個相冊的內容是從07月2號開始的,之前的已存入倉庫。如果之前沒有建立相冊的習慣,那就建一個"二寶成長相冊從出生開始"。再建一個"二寶成長相冊0820始"。
把歷史照片移入第1個(有時間再細分,沒時間先放著),把未來日積月累的新照片放入第2個。
(3)請建立相冊【我家的精彩時刻】,精選家庭成員的若干照片移入。暫時空著,以后再用
(4)請建立相冊【**課程+排期】,如"形象設計8月"。移入課程的宣傳圖片和當月的排期。
未完待續……
歡迎反饋切磋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