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jpg
信息學競賽大體上有三種形式:筆試;機試;筆試 + 機試。
下面舉幾個競賽作為例子:
(1)NOIP。NOIP全稱是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初賽為筆試題,復賽為機試題。初賽筆試題的考察內容比較廣泛:計算機基礎、網絡基礎、編程語言、數據結構、算法、數學、計算機英語。復賽上機考算法。
(2)藍橋杯。藍橋杯無論是省賽還是國賽,都是上機編寫算法。
(3)海淀區青少年程序設計挑戰活動(簡稱海淀區賽)。從2019年開始,海淀區賽也分兩輪,第一輪筆試,第二輪機試。考察內容與NOIP類似。
(4)北京市小學生信息學程序設計友誼賽(簡稱北京市賽),考察形式為上機編寫算法。
(5)西城區中小學生創意編程活動(簡稱西城區賽),2019年西城區賽的考察形式為筆試+機試。
這種形式極其罕見,目前只出現于西城區賽。推測是因為不想讓太多的考生得0分,所以筆試和機試混著考。那種直接上機的比賽,每次都有很多人得0分,比如2018年北京市賽就有669人參加,其中400多人得零分。機試之所以容易得0分,是因為程序一旦有錯,結果就會全錯。當然還有一個原因是跟規則有關,比如多數競賽要求數據從文件輸入輸出,有些小朋友雖然題會做,但數據輸入輸出方式不對,這樣就會得0分。
對信息學不了解的人,可以想像一下語文競賽。對語文科目來說,核心當然是作文。語文競賽往往指的就是作文競賽。但有時候,參加的人太多,可以分成兩輪,第一輪考基礎知識,比如拼音、詞、語法、閱讀等,第二輪是作文比賽。
所以信息學競賽的核心就是機試比算法。有時候會在機試之前加一輪筆試題,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篩人。
了解少兒編程、信息學競賽請加微信307591841或QQ群581357582
信息學競賽公眾號.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