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貨殖列傳(五)
魯國人的風俗是節儉吝嗇,而曹縣的邴氏在這面尤其明顯。邴家憑借冶鐵起家,財富積聚到數億。但這家人全都遵守這樣的家規:低頭抬頭都要有所得,一行一動都要考慮賺錢,他們家的租賃、放債、生意遍及各郡國。鄒國和魯國很多人離開儒家文學前去趨利,都是因為受曹縣邴氏影響。
齊國的風俗以奴婢為卑賤,但有個叫刀間的卻偏偏喜愛。那些狡猾杰出的奴婢,都是人們所擔憂的,只有刀間樂于收取,安排這些人追逐漁鹽商賈之利,或者派他們領著成批車騎前去結交郡守國相,然后更加信任使用他們。刀間最后受益于奴婢之力,家中積累財富數千萬。所以有人說:“與其出外謀求爵位,不如在刀家為奴”,說的就是刀間能驅使豪奴為他致富盡力。
周朝居民做事纖細,而有名叫做師史的表現更為突出。他靠轉運谷米賺錢,所動用的車輛以百來計數,他到各郡國經商,沒有走不到的地方。洛陽地處齊秦楚趙等國家包圍中,貧窮人家向富家學習做生意,經常彼此間夸耀自己從事的經商事業長久,多次經過鄉里而不入其門。師史能籌劃帶領這些人為己所用,所以積累的財富達到七千萬。
宣曲任氏的先祖擔任過督道倉吏。秦朝被滅亡后,豪杰們都爭相搶奪金玉,但任氏卻儲存了大量倉粟。楚漢兩軍在滎陽相持時,當地百姓不能耕種,糧米漲到一石上萬錢,這時豪杰們搶奪到的金玉全部歸于任氏,任氏從此暴富。富人們有錢后,爭相夸比奢侈,但任氏卻低調節儉,耕田養畜。在種田養畜的人爭相賤賣時,只有任氏選購貴而上品的。任氏連續幾世富裕,其家規中要求必須遵守:不是自己種的莊稼和養的牲畜不能衣食,公事沒有做完不能飲酒吃肉,以此作為鄉里表率,所以在任氏富裕的同時,也獲得了當今皇帝的尊敬。
在邊塞剛剛開拓時,只有橋姚已經養殖了馬千匹,牛兩千頭,羊超過萬頭,粟米以萬鐘來計數。
吳楚七國起兵叛亂時,長安城中列侯、封君都被迫充實到軍旅中作戰,置辦軍需要貸高利貸者的錢。那些從事高利貸的都認為諸侯的封國都在關東,關東當時成敗未決,都不肯貸出。只有無鹽氏愿意捐出一千金放貸,其利息為本金的十倍。三個月后,吳楚叛亂被平定,一年之中,無鹽氏獲得的利息是本金的十倍,從此和關中富豪相匹敵。
關中的富商大賈,大都是姓田的人家,如田嗇、田蘭。另外還有韋家栗氏,安陵和杜縣杜氏,其家產也都過億。
以上這些人都是當時赫赫有名、與眾不同的人物。他們都不是憑借爵位封邑、俸祿收入或者靠舞文弄法、作奸犯科而發財致富的,而是靠冒著被椎殺后埋于荒野的風險去捕捉致富機會。他們及時進退取舍,隨機應變,獲得贏利,靠工商末業致富,用農業本業守財,以強力奪財,用制度守衛,其變化大概如此,所以值得記述。如果說那些致力于農業畜牧生產,其他工虞商賈,以及靠手中權利致富,大的傾壓郡國,中等的傾壓一縣,下的傾壓鄉里,更是不可勝數。
精打細算、勤勞節儉是發財致富的正路,但真正要致富的人還必須靠出奇制勝。種田務農本是最拙笨的行業,但秦楊卻靠此成為州中首富;盜墓本來是犯法勾當,但田叔卻靠此起家;賭博本來是惡劣行徑,但桓發卻靠此致富;行走叫賣是男子中的卑賤行業,而雍樂成卻靠此發財;販賣油脂是不體面的行當,但雍伯卻靠此掙到了千金;賣水漿本是小本生意,但張氏卻靠此賺了一千萬錢;磨刀本是小手藝,但郅氏靠它富到列鼎而食;賣羊肚本是微不足道的事,但濁氏卻靠此富到車馬成行;給馬治病本是淺薄的小術,但張里靠此富到擊鐘佐食。這些人都是因為心志專一而發財致富的。
從以上來看,致富無固定行業,售貨無固定對象,有能力的錢財像輻湊一樣聚集,才干不濟的很快土崩瓦解。千金之家在一定程度上比擬于一都之君,家資上億的和君王一樣同樂。這難道就是所謂的“素封”嗎?還是完全不是這回事呢?
司馬遷有詩贊曰:
貨殖之利,工商是營。廢居善積,倚巿邪贏。白圭富國,計然強兵。倮參朝請,女筑懷清。素封千戶,卓鄭齊名。
黃其軍
? ? ? 作于2021年2月2日(古歷庚子年十二月廿一)
? ? 文中照片來源于網絡,對作者的辛勤勞動表示衷心的感謝!
近期同類文章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