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ke It Stick一書中對于學習的定義是:獲得知識和技能,并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隨時從記憶中調取。在學習的過程中至關重要的有兩點:理解和記憶。沒有完全理解就去記憶是死記硬背,光是理解沒有經過記憶的程序,到了關鍵時候也用不上。
飛行員在遇到突發狀況時,往往只有幾秒中的時間去做出反應,這幾秒內的做法決定了飛機上幾百名乘客的性命,也是檢驗飛行員培訓的效果的時刻。飛行員培訓由兩部分組成,理論學習和模擬演練。理論學習部分需要飛行員去記憶各種部件名稱、操作流程,模擬演練則需要飛行員從記憶中去調取所學理論來解決問題。作者認為這一過程是有效學習必不可少的環節。
同樣,對于外科醫生也是如此,雖然平時在醫學院學習背誦了那么多的人體結構、運行原理、癥狀之類的東西,但當一個頭部被子彈擊中的病人被送進來時,能否迅速作出正確判斷來挽救病人的性命,取決于醫生對于腦部手術的熟練程度。如果在平時,作出正確判斷需要經歷A、B、C、D四個步驟,在真正實施手術時,由于情況的緊迫性,就必須依靠熟練度,直接跳過這些步驟,依靠本能作出正確操作。因此醫術高明的醫生是在平時通過重復回憶這些步驟并進行重復演練,使之成為一種本能反應的。
跟以往對于學習方法的認知相比,本書強調有效的學習必須要經過從大腦中調取的過程,主動調取(active retrival)比重復地去看同一篇材料更加有效果,并且調取的過程越費勁,學習的效果越好,因為這一過程可以強化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有一個舞臺劇演員就是用這種原理練就了不排練就可以直接上臺演的本事,在背臺詞時,打亂劇本順序隨機去背某一場戲的臺詞,或者從后往前倒著背臺詞,這種人為加大難度的方式,可以使記憶更加牢固。
所以呀所以,看自助類的書籍最大問題就是,看的時候可以興奮好幾天,覺得自己得到了一本武林秘籍,分分鐘可以天下無敵,但過一陣子之后,興奮勁兒過去,要么就是絲毫沒有將書中的原理應用到實際學習中去,要么就是以為自己用了書中的方法,然并卵,似乎并沒有什么奇效,于是一切就又恢復從前。切記啊切記,一項技能的掌握是需要功夫和時間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況且憑自己的悟性和智商,這個過程可能會更加迂回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