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愛因斯坦與普通人談物理常識,你覺得普通人有何本領聽懂其所講何云?
近日,需要填寫幾個表格,交幾個單據。待填寫好,核查幾遍后,呈遞給班長。他收齊上交給學校行政機構處,行政人員駁斥:這些表格填寫出現諸如“字體顏色、申請條件”不符合常識方面的錯誤。
后來,班長將表格事宜告知于我,還傳達了行政人員的訓導:”這些常識是不需要指示的,每個人都應該懂?!彼旌?,我就在思索,現在行政人員眼中所謂的“常識”,普通人真的能夠憑直覺就能理解的嗎?
設想,如果這些表格的填寫條款、格式,不是行政機構為方便自己而做出的硬性制度規定,我想每個人都應該有一種自己直覺式的填寫法則。
但正是因為行政機構在體制內做出他們的條件規定,導致只有做出規定定義的那個群體才能夠理直氣壯地坦言:”他們憑直覺就知道該如何填寫“,其他人真的是不能必然地如此說道,何況那些不曾也不愿與行政機構有過多接觸的人群呢?
對于那些不懂其規定的規則的群體,針對行政機構為提高行政效率所規定的條條框框,他們有什么理由非得撇開自己的專業領域靜下心來再去研究另一些耗費精力時間的規定呢?
行政人員在做出規則時,不進行有效合理的指導,卻宣稱那些規則是”常識”,還認為那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溝通得最起碼原子要素。這是些什么把戲,一點邏輯套路都沒有!如果行政機構內部作出的行政規則,卻硬要說成是常識,是每個人都應該懂得的,那行政人員的專業水準應該體現在什么地方?
有他們排斥外部的專業領地嗎?假使行政內部的專業術語,都成為每個老百姓的最起碼的常識,那試問是否每個老百姓都具備做好一個行政人員職責的專業修養?而現在的現實是,老百姓根本不能撼動,或者更精確地說是威脅到行政人員安逸穩定的生活壞境。
說明什么?不就是官官相護,一人當官,雞犬升天的最貼切映襯嗎?體制內供應者何其多的草莽之人,而且市場作威作福,威脅到老百姓的生存前景,這讓咱小老百姓情何以堪?!
既然行政機構說到,他們的行政內部規則是常識,那么下面這些也應該邏輯的是常識了吧!金融家在說諸如“貨幣數量說”、“理性預期假說”、“阿萊悖論”、“有效市場假說”等等是很基本的常識;
經濟學家在說“杰文斯悖論”、阿羅悖論”、“阿羅不可能定理”等等是很基本的常識;物理學家在說“牛頓三大定律”、“相對論”、“黑洞理論”等等是很基本的常識。你可以想象有幾個杰出的行政人員可以明了地知曉其所云所述。
可這不都是一個專業領域內部自己創建的定義規則嗎?也應該算是思想交流的最基本原子要素。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現如今,專業分工之精細,已經讓我們沒有能力去設計過多其他專業領域。連自己領域的知識、規矩都未吃透,又有何勇氣去專研其他領域內所謂的“常識”呢?
倘若每個人都花大力氣去了解每個行業的“常識“規則,那給社會帶來的間接損失將是何其龐大!可能大家都一致認為,相對于較高深的其他專業領域,行政機構更接近我們每個普通人的生活。但這并不構成每個普通人都必須去把行政機構的規定研究透,然后當成“常識”使用的充分條件。
事實上,行政機構如果不能如實、有效地將他們行業內的“常識”進行密切地向每個非行政人員解釋、傳達,而導致結果出現偏差、效益不符預期的,其責任必在于行政人員的瀆職,而非他們所想,是普通人因為不理解最起碼的“常識”問題。
這種邏輯根本上就是個特大錯誤,可是現實是大家把錯誤都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了。大家覺得不懂行政內部的所謂“常識”是慚愧無知的表現,不值得反思根本前提。
如果行政人員對你說這是“常識”,那是“常識”,那你就把自己專業領域內的他們所認為應該是“常識”的東西講述給他們,讓他們也品位下其實自己的無知往往并不被自己知道。
真實的,每當你遇到一個行政類型的事物時,行政人員批評你不懂所謂“常識”時,也是證明你是非世俗的。你仍然未被社會已規則好的枷鎖所束縛,你仍然堅守自己的領地,而不愿花費一點精力在其他無關緊要的事務上。
往往那些對所謂社會“常識”爛熟于心的群體,一般都背離了自己專業圣地,在不斷向現實社會低頭,十足的投機者而已。我承認自己是個十足的“經驗論者”。在我看來,每個人的知識僅限于他所經歷的視域,對于視域之外的不可能有精準地把握。
對于一個世代囿于山旮旯的孩子,他永遠不可能知道外面世界有多么復雜,多么血雨腥風;而對于一個從未遭受過艱苦生活的城市孩子,他也絕對不可能知曉農民的真正艱辛和無奈。
沒有經歷過,就不可能獲得絕對真理;經歷過,只是有可能獲得絕對真理。當然,對于一個學生時代的個體,沒有機會觸摸到社會的角落,因為他們始終堅守在知識生產的第一線。倘若一個學生時代的個體對所謂社會的“常識”熟稔有余,那可未必是件值得稱道之事。
當代社會,每個人都在彰顯自己在非自身領域的優質,也就耗費大把精力去研究其他領域的規則,獲得其他領域的所謂“常識”。直到年華已逝,方知自己不過是個全能的門內漢,并非任何領域的專家。
可是誰又能夠靜下心來呢?社會既然選擇以分工的方式來增進社會效率,那我們就應該恰如其分的遵循這個規律。如果在其他非自身領域自己不能掌控,那就應該直接交移給相應的專業機構去處理。
無論如何,你必須相信:在一個成熟的市場中,一個自然人所有的正常需求都會有相應的專業機構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并且節省的交易成本給你了巨大福利。咱們每個自然人應該將精力花費在自己熟知領域,那樣的效率提高才是價值所在。這也才是市場經濟的應有之義??!
題外話,國內的行政體制,不僅行政機制僵化,而且行政人員思想Worldly和Exaggerated。一個自己經歷的例子如下。學校要審批每個申請助學金的學生的表格,我如實填寫完畢,待交上審批后。
噩耗傳來,說:申請理由過于簡單,并且理由后面還應該有一句“特申請此項獎學金,以助我完成學業”。頓時,茫然了,以前同樣的文字內容,同樣的情形,同樣的人,同樣的格式,在今年卻變得不值錢了,大打折扣了。咱申請理由如實呈現,卻嫌棄過于自然,還須雕飾,以悅行政人員。
這是不是有騙錢之嫌,把如實的東西硬要夸張的改動。造成我現在覺得:“社會不過是一個騙子游戲,連國家都不能放過,越是公家越要騙”。這也難怪,四川民謠“百姓騙國家的錢,國家索要百姓的錢,這中間過程卻養成一批冗雜的官僚階層”。
總之一句話,如果行政機構人員說,某某是“常識”,我就告訴他:如果處處是“常識”,我可以做你的位置嗎?畢竟我也懂得"常識"嘛?
寫于2011年
注本文系原創,轉載請聯絡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