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秋天,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名字有一個秋字。有聽過秋天的童話,秋天的故事,如絢爛的金黃色大豐收,也有淡淡的哀傷離愁…這是秋天的懷念色彩。
早上起來感受著幾絲秋意,因為晚上下過雨,多了幾許微涼,我喜歡這樣溫和的天氣,靜靜地坐著,手捧一本書,便可以在書里翱翔。金秋九月就是一個要好好讀書的時節。
九月開始把自己的書單調整了一下,由原來的一個月3本,改為現在的一星期一本,然后讀完寫一篇書評。
下面推薦給大家基本值得好好讀的幾本書。
1,《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是作者米蘭·昆德拉最負盛名的作品。小說描寫了托馬斯與特麗莎、薩麗娜之間的感情生活。但它不是一個男人和兩個女人的三角性愛故事。探討愛與真諦,男女之愛,朋友之愛,祖國之愛…
它是一部哲理小說,小說從“永恒輪回”的討論開始,把讀者帶入了對一系列問題的思考中,比如輕與重、靈與肉。
告訴我們,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輕如鴻毛,卻讓人難以承受。
2,《少有人走的路》
這本書處處透露出溝通與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時代限制,幫助我們探索愛的本質,引導我們過上嶄新,寧靜而豐富的生活;它幫助我們學習愛,也學習獨立;它教誨我們成為更稱職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
歸根到底,它告訴我們怎樣找到真正的自我。做自己最重要。
正如開篇所言:人生苦難重重。M·斯科特·派克讓我們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場艱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當漫長。
但是,他沒有讓我們感到恐懼,相反,他帶領我們去經歷一系列艱難乃至痛苦的轉變,最終達到自我認知的更高境界。
3,《百年孤獨》
《百年孤獨》,是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代表作,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
作品描寫了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的傳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鎮馬孔多的百年興衰,反映了拉丁美洲一個世紀以來風云變幻的歷史。作品融入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宗教典故等神秘因素,巧妙地糅合了現實與虛幻,展現出一個瑰麗的想象世界,成為20世紀重要的經典文學巨著之一。
孤獨是可怕的,但也是需要反省的,作者的意圖是希望,拉丁美洲的民眾團結起來,走向文明開放繁榮富強!
4,《我與地壇》
讀完驚濤駭浪的小說,我們來讀讀很喜愛作家之一史鐵生的散文集。
《我與地壇》該書總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寫自己在地壇中得到的生命啟迪和人生的感悟;第二部分寫自己對母親的后悔和無盡的思念;第三部分寫自己與地壇不可分割的情。
作者是在雙腿殘疾的沉重打擊下,在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的時候“走”進地壇的,從此以后與地壇結下了不解之緣,直到寫這篇散文時的15年間,“就再沒有長久地離開過它”。
作者似乎從這座歷經400多年滄桑的古園那里獲得了某種啟示,汲取了頑強生活與奮斗的力量。
在《我與地壇》一文中,除了我們在節選為課文的部分里所見到的內容外,作者還寫了在古園中的見聞和所遇到的人與事,述說了自己的所思所想,而其中更多的還是抒發自己對于命運和生死問題的感悟。
在語文課本上第一次讀到史鐵生,一位在輪椅上創作的作家,他沒有讓我們失望,他用筆代替雙腳,比我們跑得還快還遠!他的人生就是一本耐人尋味的厚厚的書。
九月開學季,雖然已經告別校園很多年了,但是讀書是一輩子的事,無論何時何地,無論怎樣,你讀過的書,一定會照耀著你前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