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疾病,都不是一夜形成的,更不是跳躍式的,從某一種疾病,變成另一種疾病。這是可以下結論的。
身體是一個整體協調的有機系統,任何事情發生,都是整體決策所進行的調度。若你承認身體的智慧,遠超過人類的智慧,就不要用低級思維,來衡量高級系統。
長期難以恢復的慢性疲勞,會破壞人體的免疫力,使潛藏在體內的癌細胞快速生長,
尤其是消化器官腫瘤與慢性疲勞和便秘關系密切。
億萬年的進化,構建一個生命從內到外的防疫體系!所謂防疫,是借助內部資源、養分的調度支配過程!必定需要弱化非主要功能,來維護急需的功能,這個過程醫學早有定論,稱之為代償!代償,即是慢性疾病的開始。
當傷害發生,無論是環境的、物理的、化學的、心理的,我們統稱為壓力,任何會損害細胞生長、加速細胞死亡、抑制養分流動輸送的行為,我們都稱之為壓力!當壓力持續出現,身體啟動應激機制,這個機制本身,就是啟動了代償,也就是說,有壓力,必有傷害,身體選擇,以犧牲次要的組織,保護核心的組織。
感冒、發燒,如同世界各地的軍事演習,身體從兒時開始所進行的各種軍事演習,不僅有助于協調內部最高效、合理的資源分配、調度,更有助于培養一個整體響應壓力、傷害的優化應激系統!避免過度應激、過度反應、所帶來的過度代償。
代償,是需要償還的,若不能夠及時償還,被用于代償的組織,就開始出現疾病,疾病最初由咳嗽、吐痰、到疲勞、乏力、到發燒、過敏,再到慢性炎癥,逐漸進入潰瘍、硬化,最終進入癌癥,癌癥,代表最大化的代償,也是身體維持內部平衡的終點。
我們不樂意生病!但是,壓力若持續,生病,就是必須的管理措施!管理的用意在于調度資源,分配養分、能量、精力!以維持生命的繼續!因而,疾病的層層遞進過程,正是資源一次次再分配的過程。
心臟通過血壓,經由血管,分配至每一個養分需求點!血壓、血管,受神經內分泌調控,根據身體各種應激需求,發布調控指令——激素,以調控血壓、血糖、蛋白質,確保每一個應激過程,能夠安全度過。
科學家已經很清晰地知道,每一個炎癥的發生,都是身體防疫機制的作為!但是,消炎,還是醫學的手段,這不僅愚蠢,而且后患無窮。
削弱身體的炎癥反應系統調度能力,但,致病因素沒有減弱,資源沒有補給。養分缺失,必要營養素,大量缺乏,身體若要維持生存,唯有重新制定內部平衡管理規劃!
我一直對于腫瘤的形成,充滿懷疑!對于所有關于癌癥的解釋和理論,都表述懷疑!他們首先站在把癌癥當做錯 誤、敵人的立場進行研究,始終不肯承認身體的智慧,始終認定,癌癥,是身體笨蛋做留下的問題。
所有物種,甚至植物都保留癌癥、腫瘤的形成機制,更進一步說,從我們一出生開始,身體就一直不斷地形成癌細胞!然后,身體免疫系統又會自動清理。
第一個問題是,醫學認為癌細胞是基因復制出現錯誤,并認為,這是基因突變的遺留問題!我的推斷是,首先,基因并非復制出現錯誤,而是由于我們所面臨的生存、生態環境的變化、壓力的變化,身體本身,也一直對于這些變化做出各種不同的準備!基因,本來就是可以交換、增減的,談不上突變,其實是設計圖紙本就可以進行不同需求的更改!
細菌具備修改基因、更換、甚至交換基因的能力!而我們的身體細胞,由兩種細菌構成,一種是古細菌,現在體內的大腸桿菌就屬于這個祖先的系統!另一種成為埃爾法變形菌,也就是線粒體的祖先(植物那里叫做葉綠體)。這兩者各自攜帶不同的基因!所以目前醫學所說的人類基因,究竟是那一部分,我覺得很模糊,實際上,線粒體的基因跟我們常說的人類基因很不一樣!問題在于,其實細胞內存在多個、甚至數千個線粒體!到底哪個才是人類的代表?又或者,本來就不是一個代表,而是它們的聯合體!
所以,癌細胞的基因,跟人類其實是完全不同的,不是突變,是截然不同,這種不同是因為,這個細胞是我們體內的兩種細菌,合作制造出來的,按照新的基因進行設計制造生長的。
為什么如此肯定?因為整個癌細胞形成的過程,我們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不但不去控制,而且非常配合,配合形成、配合生長,甚至配合轉移!
我一直懷疑最初的癌細胞跟巨噬細胞有關系,這種細胞具有不死的能力,而炎癥的后期,巨噬細胞是主要的角色,很可能根據需要,進行了改造,構建了一個稱之為腫瘤的工作系統,用于清理體內所形成的各種有毒物質,尤其是免疫戰爭所制造出來的化學毒素!
腫瘤的工作原理,對于應激階段的長期持續,有著某種必須存在的價值!比如,腫瘤細胞所進行的無氧糖代謝,這種代謝是在缺氧狀態下的能量代謝補充!而腫瘤患者,由于持續的應激過程,早已經令到體內的氧氣供應嚴重缺乏,因而線粒體所需要的有氧代謝無法確保,那么古細菌的擅長的無氧代謝就必須重新啟用!但這樣的效率會比有氧提供的能量少19倍!這就使得必須有更多的細胞來生產能量!于是釋放因子,減少端粒酶的損失,令細胞死亡機制體制,細胞開始無限復制!
若你深刻了解線粒體的工作原理,及,線粒體與內部的細胞之間的協定,就會發覺,他們是以能量供應為合作基礎的,其中的關鍵,就是有氧。如果,無氧,線粒體就不太需要,這也是腫瘤細胞里面,線粒體大量減少的原因!另一種機制,無氧代謝的古老機制,就重新啟用!這需要更多的工作者,因而需要不死的細胞!
細胞的死亡,本來就受控于線粒體,因而,當線粒體無法繼續有氧代謝的時候,細胞死亡的調控機制,自然也會重新修訂。
那些通過修行、呼吸、戶外活動、放松心情,改變心態,從而中斷應激應答,回到正常氧代謝的生活的人,之所以有很多,能夠重新從癌癥患者,不治而愈,回到健康,正是因為,有氧代謝的重新啟動,對無氧代謝的需求減少,腫瘤的機制也就不必要存在,身體自動調整的原因。
中斷應激反應,放松心情,提供完整均衡的營養,確保能量所需要的養分充裕,癌癥,就一定可以康復。
炎癥反應的后期,身體做了非常特別的調整,那就是免疫系統居然是推動癌癥發生的推手!這個機制,不知道是否足以喚醒那些始終把癌癥當做敵人的醫生。
以整體的思維,看待生命!對于身體的每一層級的反應,應該放在一個系統管理的全局上思考!不要總以為那是身體的差錯!這種傲慢的態度,制約了醫學的視野,限制了人們對于生命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