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浪花breaker的創始人所著的
《想法論》
- To Everyone
大家好,我是一個17歲的準留學生。或許我們未曾相識,尚未謀面。或許你并不知道值不值得去花上自己寶貴的3分鐘時間來閱讀我這片文章。也許你對我有些好奇,也許你壓根就不屑關注于一個未成年人的觀點。但先別著急關掉界面,因為接下來我會告訴你,我的想法和文章值得你駐足傾聽。
首先,我要聲明的是,我是個普通人。
我不是可以高速運轉頭腦的理科學霸,也不是能把托福考到將近滿分的語言強人。我沒有能靠臉吃飯的顏值,靠爹走天下的家庭。更沒有獨特到可以脫引而出的特別技能。雖然年幼時曾堅定不移的認為自己是整個世界圍繞的中心,但是長大一點后就知道了現實的殘酷,各種不公平的存在。有時甚至會否定自己的能力,否定掉認為自己有能力為這個世界創造更多美好可能性的信念。
但是,我可以是一個特殊的普通人,
因為我有一個想法。
要知道我們可以為這個世界帶來的價值和影響力是不能被某一個特定的系統或標準來評估的。也許你會疑問,是什么想法那么了不起?或許能改變時代發展的進度? 如果沒有能有資本在這兒夸夸其談?
對不起,我還真沒有。而且那些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
重要的是我有一個想法。
我的什么想法?
每個想法都很重要的這個想法。
既然無法預測未來,就不要設太多的局限。舉一些大家都比較熟知的例子吧。瓦特并沒有通過觀察“跳動的水壺”發明了蒸汽機。而是通過觀察跳動的水壺只有,產生了“它為啥會跳動呢?”的想法后發明了蒸汽機。燒水的水壺和偉大的原動機相差了一個帶有問號的想法。愛迪生發明電燈泡的7000多次實驗過程中,促使反反復復每一次實驗的始因在于“他又有一個想法啦!那繼續試一試吧。”說到這里你可能會誤以為我們一定要用自己的想法去創造某樣東西,才能被稱之為富有價值,但其實不然。舉個比較現實的例子,馬云通過自己的創業勵志演講,發散了“草根創業”的想法鼓勵了更多中國商家或個體戶加入了網購時代的大家庭,也提供了就業機會拉動了經濟發展。王建林曾說的:“定一個小目標,先賺一個億。”又刺激多少人為了改變自己生活(或者單純想變有錢),于是開始把夢想轉換成行動去實現。因此,這些想法帶來的不僅僅是字面上表達的意思,更是對未來不能估算的無限可能性啊!
還有一些想法普通但很實用。你失戀了,你朋友告訴你“哭有什么用?讀本xxx的書來壓壓驚吧。” 于是乎你可能突然頓悟,朋友的勸解和(他/她)想法的確幫助了你。又或者你在微博上閱讀了某篇游記攻略,幫助了你在未來的旅途中省了很多的時間或財力。再比如你看了某個博主的某個言論,突然恍然大悟,直戳通點,開始懂了一般人想不通的道理。這些都來自于我們的日常生活。
一切的一切都來自于,你對某個想法開始重視了。
這些想法或許可以讓你進步,變得更好。
你沒有選擇忽視或者遺忘,取而代之的是一遍遍思考和愿意付之于行動的決心。
所以你變了,因為有想法在你的心里扎根了。
想法能加快人類進步的生產力。但是有些想法會帶有偏激,使人們誤入歧途、難以自拔。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想法是好還是壞,你都要開始重視它、留意它。所以我們有了結論——“每個想法都值得被關注。”如果自己閃出了邪念,有了不理智都行為,你也應該意識到,并且挖掘出這些負面東西的來源再根除它。而且你需要把這些想法帶入自己的辨別領域里去評估、消化。“到底這個想法可不可取?值得不值得我為此投以精力?”
為什么博主會開始留意自己的每一個想法,其他人的某些想法?是因為我本來是一個不是很自信的人,上文也有提到,并沒有區別于大眾的優勢。所以我有時候會覺得自己的聲音很渺小,不敢于表達出自己對一個事情的見解,而是選擇跟著大流走,以防被罵。偶爾當自己鼓起勇氣去說出內心的某個聲音時,周圍傳來的都是些質疑的聲音,否定的聲音,說是以我未成年人小屁孩兒的年齡和閱歷,很難讓人信服。但是誰對誰錯還說不定呢。說實話,很少有人開始真正意義上的思考我的建議、傾聽我的聲音,甚至于父母也是。一切阻礙理解和重視的核心問題就是我的身份。因為我的身份沒有說服力讓別人去聽我的見解。
但是當我們拋開現實本身,想法和發出想法的人并沒有決定性的關系。有一些從孩子口中聽到的不加修飾的話,反而比大人經過仔細斟酌過的言語要來的真實,具有穿透力。
所以,當整理清楚我所有的邏輯和“想法論”以后。我設了一個框架,創立了@浪花Breaker的平臺。它像是一個屬于我們每個人對個媒體平臺,相當的公正,盡量避免偏見和商業化的浸入。無論你是誰,只要你有還不錯想法或者觀點,都可以在我們平臺發布。我們不會因為投稿者是某個名牌大學的高材生或教授就為此重點宣傳,也不會因為你是個小學生就不發布。我們不是以賺錢為目的機構,也不擁有固定的團隊和發展模式。我們的團隊就是你們,@浪花Breaker的每一位讀者,投稿想法的貢獻者,以及想讓自己的想法增添影響力的每位參與人。浪花Breaker像是一個媒介,能夠幫助你擴大你聲音的媒介,能幫助你的想法或者你自己本身增加影響力的得力助手。(當然這是在它辦的成功的前提下)。我們注重于保留每個投稿留言者的版權,尊重每一位個體的發言聲音。無論你是什么身份,是時尚blog的知名博主,知名專刊的簽約寫手、自由職業人、老板、學生、員工。我們都不在乎。我們在乎的不是你是誰, 我們在乎的只有你的內容,你的想法。同類型的平臺有TED演講(是一家集合技術,娛樂,設計范圍的一家美國私有的非營利機構。)它的中心思想就是“ideas worth spreading.” (想法值得被擴散)。它也做的也非常成功,是一家非常令人尊重的機構。但是要上TED演講很不容易。必須是已經是從某種角度上考核過的理念,邏輯也要非常緊密創新,并且你這個言論已經有了一定建設性的結果。而且演講人也需要比較成功才有機會上臺分享你的故事,機會確實有限。
@浪花Breaker是以非演講形式出現的想法分享平臺,更多人可以參與。不需要你有非常完整確鑿的言論,主題也并非一定要“教觀眾些什么。”每個讀者對于已發布想法的體會都可以是獨一無二的 。
一切都返璞歸真,還原于最基礎的概念。那就是——你有一個想法。
我們主要的功能是推廣宣傳。說到這些個關鍵詞,可能大部分人會直接聯想到傳銷,或是商業活動的賺錢利器。但其實換個角度想一想,它也可以沒有那么強烈的目的性,而是更注重于保持它的功能性。重點不在于民眾了解它了以后就一定要買它,而是在于有更多的人愿意去了解它,關注它 。給本身這個想法的存在帶來更多的影響力和發展的可能性。或許你的某篇文章或文字可以給讀者受益一生的啟發,而且因為有了更多的接觸群眾而獲取更好更廣的資源和簽約機會;再或許你會因為在你的生活圈子里找不到能理解你的人而沮喪,但是當我們把你的聲音發布到我們的平臺之后你會發現還有很多人能認可你的觀點;或許你新開了家咖啡館或餐廳,認為大家真的值得一去,想免費宣傳;再或者你因為有某個怎么想不通的問題而困惑困擾,希望能聽到更多人的意見和聲音。一切的一切,只要是關于想法。沒必要必須是我們認為好的,只要是不含有傷害性和過于消極的言論都可以在我們的平臺發布,獲取等多的影響力。
最后,浪花君真的很感謝你能讀到現在。 還是那句話,“不知道你是那朵浪花,所以我決定去愛整片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