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年輕人在街頭采訪各行各業的人,讓他們用一個詞形容下現在的生活。被采訪的人的回答基本都是“太難了”、“太卷了”、“累得很”。
董宇輝說:“我本不善言辭,卻忙于各種應酬,我本喜歡獨處,卻四處奔波勞碌,而這一切都只是為了得到那能解萬千惆悵的碎銀幾兩。”
現在的很多人,車貸、房貸一身債,工資低,也不敢停下腳步。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就是要不斷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社會,我們不得不逼迫自己,將有自己的那點小自卑和小自尊扔進繁華和喧囂的熔爐之中,在世態炎涼,人情冷暖中淬煉自己的靈魂。
我們大多數人,都在各自的服務行業里,而且常常會相互為難著,循環著,因為顧客就是上帝,有時候甚至會被折磨到精神崩潰。
某一條街上,有一家衣服店、一家裝修公司、一家美容店。
賣衣服的店主,貸款買了一套房子。她找了裝修公司里的一個女設計師幫她設計房子。賣衣服的店主對設計要求很高,非常挑剔,不斷的要求設計師修改設計方案,甚至要求設計師晚上加班給她改圖。設計師為了簽單,只能陪著笑臉,辛苦的畫著圖,她知道客戶是上帝,不能得罪。
設計師畫圖畫得肩頸痛,長久對著電腦皮膚也干燥,于是她就來到了美容店消費。美容店的美容師,又是給她面膜敷臉,又是給她肩頸按摩的。設計師開始挑剔著美容師按摩手法的輕重。美容師一口一聲姐的說著對不起,陪著笑臉,小心翼翼地問道,姐,這個力道可舒服?
美容師賺了錢,去衣服店買衣服消費。美容師一件件的試穿衣服,試了幾十件才挑中了一件滿意的衣服,然后又精明的向服裝店主討價還價。服裝店主一邊收拾著那些被美容師試穿過的衣服,一邊感嘆著,衣服被還價的幾乎沒多少利潤了,但是還是點頭答應了美容師所出的價格。生意難做,能銷售出一件是一件。
生活中的我們也像服裝店主、設計師、美容師一樣,在工作中有服務他人時卑微的一面,但出去消費時,也享受到了別人為我們的服務,體驗到了做別人上帝的快感。我們服務別人,別人也服務我們。但在每天的生活中,工作畢竟占著我們長久的時間,而消費享受只占了很少的時間。所以我們常常覺得累,覺得壓抑。
我們也都在不知不覺中,為難過別人,讓別人感覺到累。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學會寬容他人,理解他人的不易。比如,點外賣時,不催促外賣小哥趕路。
人性最大的善,就是不讓人為難。生活像一杯咖啡,寬容是奶糖,二者融合,才能品味苦中的芳香和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