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于2017年3月12日注冊簡書,今天是3月28日,我在堅持日更,雖然很艱難,但我還是咬著牙,沒有放棄。
日更對于一部人來說或許很簡單,但對我來說確實有點難度,我必須兼顧好工作、家庭、孩子以及許多雜七雜八的事情之間的關系。
02
于工作而言,雖然我有一個單人辦公室,就環境而言是安靜的,是適合寫作的,但是我是做單位里的檔案整理工作的,檔案整理是比較花時間的一項工作,所以雖然辦公室里靜悄悄的,好像可以隨心所欲的寫自己的文章,事實其實并非如此。
每天上班后,我必須先把要整理的檔案都整理好,該粘貼的粘貼,該裝訂的就進行裝訂,只有做完這些工作,心才會靜下來。也只有在心靜之時,才可以寫點文章,才能保證自己所寫的正是自己所想的,而不是為了應付日更而勉強寫出來的一些空話、套話。但時間總是過得那么快,一般做完整理工作,離下班也沒多少時間了。
03
我一直認為日更也要認真的寫,篇幅可長可短,可寫的內容至少是自己喜歡的。如果自己寫的文章連自己都不喜歡,那是不可想象的事,連自己都不喜歡,還有什么資格要求別人會喜歡呢?
以前看到巴金老人對自己文章的評價,他說他對自己寫的每一篇文章都很偏愛,因為每篇文章里總寄托了他的某種感情、某種思考、某種寄托。
以前我不是很明白這個道理,因為我以前文章寫得很少很少,現在我終于有點明白了,因為這些天我每天都在寫,自己都有些驚訝,17天時間居然有了22篇文章(其中有幾篇是以前的存稿),文章的種類也很多,有短篇小說,有散文,有關于歷史人物的評論,有關于談寫作的文章。
其中兩個短篇小說都被收入了《短篇小說》專欄和《微故事文摘》,其中一個短篇小說《守望》被收入了《首頁投稿》,散文《我的文學夢》被收入了《散文》專欄,還有5篇談寫作的文章也被收入了《談寫作》專欄。
04
《談談李清照的第二次婚姻》和《獨步千古蘇東坡》兩篇文章第一次向《哲思》專欄投稿時都被拒絕了,被拒絕了當然有點失望,但同時我想,被這個專欄拒絕并不代表這兩篇文章就寫得很差,也可能是文章論述的角度或者自己的文風不是審稿編輯欣賞的那種類型,當然或許還有其他我不知道的原因也有可能,總之我沒有對自己灰心。
所以我就將這兩篇文章轉而向《歷史》專欄投稿,結果兩篇都被錄取了,特別是那篇《獨步千古蘇東坡》,點擊量馬上超過了70,而且還有許多讀者留言。
有一位讀者的留言很幽默,是“蘇迷路過”,我心想,也只有蘇迷能夠讀懂我在文章中所寄托的感情啊!
有一位認真的讀者指出了我在文中的錯別字,說我不夠嚴謹,對此我向他表示誠摯的謝意,因為他很認真的在看我的文章,這是我的榮幸,所以我馬上就把文中的錯別字改好,才對得起讀者的這一份認真。
還有一位讀者說“很幸運,我此時此地就在蘇東坡曾經住過四年的地方黃州讀書,東坡文化對于這里的人們影響非常深遠,一個人聞名了一座城。”是啊,一個人聞名了一座城,這也許就是蘇軾的魅力所在。
所以我覺得自己的投稿倘若被一些專欄拒絕也不要太在意,這不應該成為打擊我們繼續寫作下去的理由,相反,自己要更加努力,寫出更棒的文章。
05
也許因為連續日更了17天,確實有點累了,也因為我本人先天體質柔弱,這幾天又得了重感冒,鼻塞喉痛,又加上咳嗽,聲音嘶啞,真的是苦不堪言,真的想把這個日更放棄了,好好的休息休息。
因為是一個人默默的在日更,身邊也沒有一起日更的朋友或簡友,但又不甘心就這樣放棄,每當想放棄時,就會捫心自問,自己曾經許下的豪言壯語都去了那里,難道那些自己說過的“堅持就是勝利”都只是空洞的標語嗎?
所以不管有多難,我還是會堅持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