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斷續續,我終于讀完了英文版的《堅不可摧》這本書。
讀書的過程中,好幾次我禁不住哭了起來。也有好幾次,我禁不住大笑。
我不知道什么是好書的標準,但是一本能讓人笑或者哭的書,大概應該算是一本好書吧。
這是一本關于二戰的書,是一本關于人性、信念、傷痛、寬恕、英雄的書。
這本書的主人公Louie Zamperin曾經是美國跑步最快的人,參加1936年柏林奧運會5000米決賽最后一圈跑出了56秒的好成績,連希特勒都被驚動。二戰爆發,他應征入伍,成為一名投彈員。在一次搜索失蹤飛機的過程中,他的飛機墜毀在太平洋上。他和機長Phil在太平洋上漂流了47天,最后被日軍俘虜。在戰俘營里,他被一個外號叫Bird的日本軍官百般折磨,也不屈服。?
Louie可以說是一個堅不可摧的男人。如果把歷史上所有真正男人召集在一起,Louie一定會占有一席之地。
讀完《堅不可摧》這本書之后,我突然發現Louie的人生,從出生到死亡,給我們提供了一幅清楚的男人成長路線圖。
少年時代:完全的接納
Louie的少年時代,你能看到今天我們很多男孩的影子:
Louie從小就不是一個好孩子:五歲開始抽煙、八歲開始喝酒,很快就成為他所居住的小鎮上的慣偷。警察是他們家的常客,兩個鄰居氣得要死,威脅要一槍崩掉他。他的脾氣暴躁,被別人欺負,也欺負過女孩子,推搡過老師,甚至往警察身上扔臭西紅柿。
當Louie上高中的時候,他的成績很糟糕,看起來不像一個學生,倒像一個危險分子,沒有人認為他可以上大學,拿到獎學金,或者找到工作。他沒有什么人生目標,當別人問他以后想干什么,他說,“牛仔”。
這樣的一個男孩,大概率會走失,成為流浪漢,成為罪犯,成為黑社會,進監獄。。。Louie沒有走失的原因,是因為他的家庭。
Louie的父母親是第一代意大利移民,來美國很長時間也不會說英文,受當地人的歧視。他的家境貧困,父親是電工,母親是家庭主婦。
他們是嚴格的天主教徒。當Louie無數次破壞規矩的時候,他的父親會嚴厲地教訓他,有一次氣得一腳把他從地上踢飛起來。他的媽媽則哭著跪在地上為他禱告,求上帝來救這個“逆子”。
該打要打,該哭就哭。Louie的父母親,即使在自己最傷痛的時候,也完全接納自己的兒子。一次Louie跟父親發生矛盾,要離家出走,父親把僅有的兩塊美金(在當時是一大筆錢)拿出來給他,媽媽哭著給他一個三明治。
在Louie悖逆的少年時代,他似乎什么都沒有,但是就像圣經中的浪子一樣,雖然淪落到吃豬食的地步,心里卻明白,家里有愛他的老父親。這樣的愛和接納,永遠在他的耳邊呼喚他,給他安全感。時候一到,他就會走上浪子回頭的道路。
當Louie九死一生,從日本回到美國,站在那個小小的房子,他從小長大的家前面,說,
"這個小家,值得我所有的付出"
This little home, was worth all of it.?
一個男孩子要成長為堅不可摧的男人,在少年時代需要一個完全接納他的家庭。
青春期:嚴格的人生導師
Louie的哥哥Pete,跟Louie完全不同,以致他們的媽媽經常哭著對Louie說,“如果你像你哥哥一樣就好了。” Pete只比Louie大20個月,是小鎮上的模范少年,“別人家孩子”的典范。他籃球、棒球打得都很好,最拿手的是跑步,曾經多次創造高中的跑步記錄。
當Pete看到弟弟為了逃命,可以跑出驚人的速度,他知道弟弟有跑步的能力。Louie并不喜歡跑步,但是哥哥是他的偶像,所以在哥哥的逼迫下,不情愿地開始了訓練。
Pete對弟弟非常嚴格,每一天都把他逼出去,讓他在前面跑,自己騎自行車在后面監督他,甚至拿樹枝打他。當Louie因疲倦而不想跑的時候,Pete逼著他站起來,接著跑。
Pete上大學以后,成為大學跑道上的明星。即便很忙,他每天都要回家,把自己學到的技巧去訓練Louie。
因著哥哥的逼迫,Louie開始參加比賽。第一個賽季,他就代表居住的Torrance,參加城市舉辦的決賽,并且獲得第五名。
一個小小的成功,從此成為他跑步生涯的起點。他開始了嚴酷的訓練,即使在酷熱的夏天,也不停止。他開始跑步,不是為了去獲得什么,而是因為他的身體想要去跑步。在跑步的時候,他感覺到了一種平安。
Louie十年級的時候,他已經變成了完全不一樣的男孩子。他的壞習慣、暴脾氣不見了,一下子成了受人喜歡的孩子。他參加班級競選,成為學生會主席。連過去討厭他的女孩都發現他很有魅力。
他的訓練和成長開始結出碩果。他開始打破一個又一個的學校記錄,城市記錄,全國記錄。媒體給他一個外號,叫做Torrance颶風。
《堅不可摧》這本書,讓人感動的不僅僅是Louie的堅韌,還有他和哥哥Pete的關系。Pete,不僅是他的哥哥,而且是他的導師,他的擁躉,愛他,相信他,推動他,讓他的潛力發揮到極致。
一個男孩子要成長為堅不可摧的男人,在青春期需要一個嚴格的人生導師。
成年:經歷苦難的洗禮
1941年,24歲的Louie的時候應召進入美國空軍。一直到1945年八月二戰結束,這四年期間,Louie經歷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磨練。
他被派到太平洋戰場, 成長為一個勇敢,能干的投彈手,執行了很多危險的任務。在一次執行任務的過程中,他的B-24轟炸機“超人”被打穿594個彈孔。據統計,二戰中的美國空軍,要完成四十次飛行任務,他們的存活率只有50%。
1943年,Louie和隊友被派出去執行搜索任務,飛機失事,墜毀在太平洋上,11個機組人員中八個死亡,除了機長Phil,Mac和Louie。救生艇上沒有食物和水,為了生存,他們想出各種各樣的辦法。裝死抓住停在救生艇上的鳥,鳥肉不能生吃就用它來釣魚。他們一起配合,用手捕捉稍小一點的鯊魚。救生艇上僅有的小瓶子無法接雨水,他們用嘴接雨水,然后再吐進小瓶子里,把水保存起來。日本戰機發現了他們,用機槍射擊他們,打穿了救生艇,他們被迫跳進海里,還要和鯊魚搏斗。到第33天的時候,Mac死去了,Phil和Louie卻一直漂流了47天,被日軍捕獲。
在戰俘營的兩年,比在海上更加困難。沒有食物,沒有衣服,不能洗澡,有病也得不到醫治。戰俘們被當作奴隸一樣,在完全沒有人道的條件下,被逼著從事各種艱巨的體力勞動。Louie,因著他參加奧運會的聲譽,更被看押的日本軍人,尤其是變態的Bird,變本加厲地毆打和折磨。一次他被Bird逼著,雙手舉起一根粗木頭,完全靠著驚人的意志力,在大太陽下長達三十多分鐘,直到Bird不能忍受,用棍棒把他擊倒。
不管是在太平洋上漂流,還是被日本軍官毒打,挨餓,受凍,在生命多次臨近終點的時候,Louie都沒有失去信心。他的心里永遠有這樣的一個信念,”你不能摧毀我!You can't break me!“?
沒有任何人愿意主動去經歷這樣的遭遇。Louie說,如果我知道自己要經歷的這些,我寧可死掉。
戰爭時代的考驗,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然而,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一個男孩子要成長為堅不可摧的男人,需要經歷苦難的洗禮。
中年:接受人生使命
兩顆原子彈結束了二戰,Louie回到了美國,和親人團聚。他認識了年輕漂亮的Cynthia,很快兩個人就墜入愛河,締結連理。然而,二戰雖然結束,那個在他內心深處的戰爭卻沒有遠遠結束。所有被當作戰爭英雄的榮耀,Cynthia那熱烈的愛情,都不能消除Bird給他帶來的傷害。
Louie雖然已經離開戰俘營,仍舊是Bird的戰俘。他在晚上會做噩夢,夢見Bird如何虐待他。在他的憤怒之中,他會與Bird搏斗,掐住他的脖子,讓他窒息而死。一天晚上,他發現自己騎在Cynthia的身上,掐著已經懷孕的妻子的脖子,大聲叫喊,渾身是汗。他因為沒有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幾次被人騙去做生意,最后都血本無歸。他酗酒越來越厲害,買了一把手槍,計劃去日本追殺Birds。
這樣一個堅強的男子漢也無法逃脫心里那個魔鬼的控制,直到一天他遇見上帝。對他失去希望,要跟他離婚的妻子,參加了一次葛培理的布道會,回家說,我不要跟你離婚了。Cynthia想出各種方法,軟磨硬泡,拉著Louie去聽葛培理的講道。他終于屈服,跟著太太一起去。在布道會上,他被圣靈感動,突然記起自己在太平洋瀕臨死亡的時候看見天上銀河曾經發誓:
上帝,如果你救我,我就把自己畢生獻給你。
在那一瞬間,他想起來自己的成長經歷,自己在太平洋上的漂流,在戰俘營里被虐待,他突然明白,原來上帝一直愛他,一直在保守他。在那一瞬間,他對Bird的仇恨完全消失,對酒精的依賴也一去不回。他的心中,充滿了甜蜜,感恩,憐憫,和為上帝而活的決心。
此后,他回到日本關押曾經虐待戰俘的犯人營,看著那些兇殘的衛兵們,對他們說,“沒事,上帝愛你!”他拿出一本圣經,交給看守,告訴他,如果抓住了Bird,就把圣經給他。
Louie的后半生,雖然因為腳踝受傷,再也無法跑步。但是他活了九十多歲,到處為上帝作見證,宣揚愛和寬恕的福音。他創建了戶外營地,專門幫助那些像他年輕時候那樣的問題孩子,給他們生活的信心和能力。
一個男孩子要成長為堅不可摧的男人,需要發現并且接受自己的人生使命。這樣的人生使命,才能使他完全。
這就是Louie的故事,這就是一個男孩如何成長為堅不可摧男人的路線圖。
讀完這篇文章,家里有男孩子的父母,
是否還為自己那淘氣的兒子絕望?Louie的爸爸媽媽也絕望過,但是他們沒有放棄。所以你也不要放棄。
你的兒子,是否有一個像Pete那樣的人生導師?這個人生導師,可以是父親,哥哥,老師,教練。。。不管是誰,你的兒子需要一個不斷挑戰他,推動他,鼓勵他,相信他的人生導師。
你的兒子,是否被苦難磨練過?還是你在小心地保護他,什么事情都不讓他做,連一點委屈都不能忍受?以愛的名義來溺愛自己的孩子,是我們家長最容易犯的罪。
最重要的是,你的兒子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嗎?他愿意為別人而活嗎,還是只是為了自己的成功和滿足?
我盼望你也能讀這本書,從Louie的經歷里學習如何幫助兒子成為一個堅不可摧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