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之間已走完人生的上半場,絕色般的活著就是要轟轟烈烈!
2019年,已是莫文蔚出道的第26個年頭了!
似乎這個女人從未從人們的視野里消失過,在過氣這樣的字眼里就從不曾有她的名字。
聽過她的歌,看過她的電影,聊過她的故事,羨慕著她精致又理想、不羈的生活狀態。絕色演唱會還在全球持續,忽然之間她也將走完人生的上半場了,只是依舊轟轟烈烈、風風火火。
有人感嘆by2姐妹的起起伏伏,有人為張韶涵后半場的蛻變而驚喜感動,有人懷念哥哥的才華隕落、音容不再……總之,時代的浪潮拍打在這些歌手和藝人的身上,面對一代一代受眾的變遷,即使是曾經的歌壇之星孫燕姿也會感到過迷茫。
似乎有那么一天,我們發現周董的歌好像越來越不如從前了……
似乎有那么一刻,我們聽會出了一部分歌手曲風的突然轉變……
又似乎有那么一會的恍然,我們從那些低緩悠揚的旋律里聽懂了歌手某種不得已的悲哀……
十多年前,誰能想得到曾經的甜蜜教主王心凌,居然也會唱出《在青春迷失的咖啡館》中那般微苦的成長感悟。或許,孤獨真的只是一人走一段緩坡而已吧。失去的終究會失去吧,想念的也終究會相遇吧,盡管后一句聽起來是那么的似是而非。
十多年前,耳機里聽著周杰倫、蔡依林的那一群人早已經長大;十多年前,大街小巷、校園廣播站放在許嵩、徐良、汪蘇瀧、by2的網絡歌曲也早已被新的抖音歌曲所取代;民謠也隨著花粥、陳鴻宇、程粒等新一代的特立和倔強逐漸換了模樣;盡管華晨宇還在《煙火里的塵埃》里堅持著自己的固執和初心,也隱約地接受了時代和市場給出的游戲規則……
在音樂這個領域,是否還有人真的不忘初心,有多少人還一如既往地堅持做自己?
我想,在“堅持做自己”這一定義里,莫文蔚這個名字絕不該成為爭議。出道25周年,發布超過30張專輯,2度拿下金曲獎最佳女歌手,參演了超過50多部電影;舉辦超過75場個人演唱會,她就是Karen莫文蔚!
她特立另類卻無比地純真
她在舞臺上輕飄飄地唱著歌,肆意擺動,風情萬種。慵懶的嗓音極具穿透魔力,總是能輕易將聽著者的情緒調動起來。她認真地唱,我們也在認真地聽著,總之,在那個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里,大家都無比投入。
1999年,臺灣發生7.3級大地震,就大家沉浸在災難帶來的悲傷之中無法自拔時,一首《忽然之間》帶來了力量和莫大的安慰。它教會人們要珍惜身邊人,作為一首公益主題曲曾火遍大江南北,很多人以為它只是一首情歌。
2019年,再次聽起這首歌,我想不能有人意識到時間已經過去20年了!經典就是經典,永遠不會因為時代而成為過去式。莫文蔚的音樂里,永遠有她的特立獨行和無比真誠的靈魂在里面。
她看透世事卻依舊保持熱情
她在音樂和演藝方面極具天賦,而后天的努力終成就了莫后!身處娛樂圈,和星爺傳過緋聞,和馮德倫談過一段戀愛,最終卻嫁給了17歲的初戀。她和Johannes在意大利佛羅倫薩一家酒莊低調地完成了婚禮,并未邀請任何一家媒體參加,因場地有限也只邀請了部分親友見證誓言。
舞臺上的她光芒萬丈,萬般風情,對于婚禮卻并未大操大辦,想必真的是遇見了真愛才不會在意是否擁有一場隆重的婚宴吧。只要是轟轟烈烈地愛過一場,結局要是好的就欣然接受,若是最后沒能走在一起,也把話說開不留任何遺憾。用無限的熱情去埋藏心底的憂傷,用最美的微笑來面對愛她的人!這,大概就是生活里的莫文蔚!
她活得理想主義卻從不排斥現實世界
混血的她有一副非常有辨識度的臉,這使得看過她的戲的人很難忘記這個女人!上帝給了她一副好嗓子的同時,也給了她一張國際化的臉蛋!在音樂和演藝事業上,她比任何人都有資本活得理想主義。唱出自己想表達的心聲,在鏡頭下肆意演出自己渴望成為的樣子,而對于生活也可以更加精致和理想化,總之,她活出了不少人想要的樣子。
精神獨立的她,每一個動作都是自我的內在表達,可能這也是為什么莫后只能是她的緣故吧。但是,她的獨立給人的感覺卻不是遙不可及,女王或者仙女這樣的詞用在她身上并不合適。她活在沒有粉絲心底,好像時刻出現在大眾面前,還是以一種如此接地氣的姿態!她不曾排斥現實世界,也并未將自己當做明星或者偶像凌駕于普羅大眾之上。她走在所有普通人中間,仿佛自己也就是這里面的一個。
你喜歡這樣的莫文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