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69篇原創(chuàng)文章,喜歡請與我交流
最近回了老家一趟,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里同輩的人(70后、80后)在外面打工十多年,有了十多萬的存款。然后又向親朋借了十多萬。總共30多萬建起了像別墅一樣的四層樓。
現(xiàn)在他和老婆都在外面打工,只有老父母親做樓房收尾工作,順便帶留守小孩。目前,他們肯定不會回來住的了,應該是過年的時候回家團聚下。過完年還得去打工還債。
日子還是這樣過,在城里住在骯臟的城中村,自己和老婆天天工作,省吃儉用。
心里只有一個信念:過了10年還完債,就好回家住在別墅樓房里了。
這樣,在村里的人中特別有面子,大家都認為他賺了很多錢。但全是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還有后10年的借款。相信以后的10年,他的小孩長大,因為留守和農(nóng)村教育差,也因為錢的問題,是很難讀上好大學的,也是像他們一樣打工。但他們反而特有幸福感,因為給這個家建了一套房。盡管沒有經(jīng)常住,也很有面子。
說不定,過了十年后再建這個房,要花100萬了呢。如今還只要30多萬,值。
反正是要建的,早建好早安心。
這就是農(nóng)村人的志向。因為在城里買不起一套房,就發(fā)大力在老家建房子。如今,農(nóng)村里新建的樓房越來越漂亮,越來越像別墅。過不了五年,就要換個樣。為了這個事情,花費所有都值得。
然而,一旦老父母病了,最多只在農(nóng)村衛(wèi)生所打個消炎針。如果熬成大病,更沒有錢治。因為,一般房子建的非常漂亮又常年在外打工的人,他們的老父母基本是沒錢的,所有錢都在房子上,以后要節(jié)省還債。生不起病。
也就是說,農(nóng)村的70后80后也被房子套了,他們的老父母也被套在房子上動彈不得。沒有房子就抬不起頭,有了才有面子。但生病了沒錢治,卻不是大家關注的,只要有大房子,就是有面子。
另外,農(nóng)村里興起生二孩。誰誰又多生了一個,感覺很有面子。為家爭了氣。
在農(nóng)村,如今是半城市化的一個社會環(huán)境了。
沒有了早年的淳樸民風,盡是攀比,感情冷漠。跟城里差不多了。但因為農(nóng)村里就那么幾十戶人家,都是老年人干不了多少農(nóng)活,于是地荒了很多,老年人又有時間經(jīng)常一起打牌聊天了,說說誰家長、誰家短,好像又比城里人溫暖一些。
但相信以后的農(nóng)村,還是照樣空心化。
雖然建了漂亮的房子,但真正能回家住并工作的人還是沒有幾個人,唯有老父母們活在一個虛榮的風氣之中。
這是一個時代的特點,相信過了20年后再反過來看這個現(xiàn)象,會發(fā)現(xiàn)活一輩子不是有個新房這么簡單。人到中年后,會不會要把一輩子的積蓄套在一個房子上,只為爭個面子,真的值嗎?
這輩子什么也沒好好玩過,就是掙了這么一套房子。過了20年后,房子又老又舊過氣了。值嗎?
但還是要掙一掙這口氣。就像在一個思想的死胡同里,走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