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典】(之九)

收集/ 邊義老師


絕長補短(1082)

亦作“絕長繼短”、“絕長續短”。移多補少。指計量國土縱廣。《墨子?非命上》:“古者湯封于亳,絕長繼短,方地百里。”《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國策?楚策四》:“今楚國雖小,絕長續短,猶以數千里。”后通作“截長補短”。指事物長短相濟,以有余補不足。《清史稿?姚祖同傳》:“迨工員報銷,截長補短,蘄合成例,言官以浮冒入奏。”

木鐸(1083)

鐸,鈴。木舌的鈴。古代施行政教、傳布命令時用以振鳴驚眾。《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鄭玄注:“木鐸,木舌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又《地官?鄉師》:“凡四時之征令征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于市朝。”徇,巡以宣令。顧炎武《日知錄?木鐸》:“金鐸所以令軍中,木鐸所以令國中。”亦用以比喻宣揚教化的人。《論語?八佾》:“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胥靡(1084)

亦作“縃縻”。古代對奴隸的稱謂。因被繩索牽連著強迫勞動,故名。《墨子?大志下》:“不格者則系操而歸,丈夫以為仆圉、胥靡。”漢代還用作一種刑徒的名稱。《漢書?楚元王傳》“胥靡之”顏師古注:“聯系使相隨而服役之,故謂之胥靡,猶今之役囚徒以鎖聯綴耳。”也指空無所有。

《荀子?儒效》:“鄉也胥靡之人,俄而治天下之大器舉在此,豈不貧而富矣哉!”王先謙集解引王引之曰:“此胥靡非謂刑徒人也。胥靡者,空無所有之謂,故荀子以況貧。”

天高地厚(1086)

亦作“高天厚地”。謂天地廣大遼闊。《詩?小雅?正月》:“謂天蓋髙,不敢不局;謂地蓋厚,不敢不蹐。”(局、蹐,不舒展的樣子。)《荀子?勸學》:“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元好問《論詩三十首》:“東野窮愁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詩囚。”東野,孟郊。后多以“不知天高地厚”比喻不知事情的艱巨、嚴重。現多用于比喻恩情深厚。《魏書?陳建傳》:“天高地厚,何日忘之。”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天高地厚情,直到海枯石爛時。”

深厲淺揭(1087)

《詩?邶風?匏有苦葉》:“深則厲,淺則揭。”毛傳:“以衣涉水為厲,謂由帶以上也;揭,褰衣也。”意謂涉淺水,可撩起衣服過去;涉深水,撩衣也無用,只得連衣下水。比喻行動要因時、因地制宜。《后漢書?張衡傳》:“深厲淺揭,隨時為義。”

吉士(1088)

古時男子的美稱。《詩?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懷春,吉士誘之。”朱熹注:“吉士,猶美士也。”也指才華優美之人。《三國志?蜀志?馬良傳》:“其人吉士,荊楚之令,鮮于造次之華,而有克終之美。”猶言正人。《漢書?元帝紀》:“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

潘多拉的盒子(1090)

潘多拉:希臘神話中的第一個女人。普羅米修斯盜火給人類后,主神宙斯圖謀報復,命火神赫菲斯托斯用黏土做成美女潘多拉,送給普羅米修斯的兄弟厄庇米修斯做妻子。潘多拉貌美性詐,私自打開宙斯讓她帶給厄庇米修斯的一只盒子,于是盒里的疾病、瘋狂、罪惡、嫉妒等禍患一齊飛出,只有希望留在盒底。人間因此充滿各種災禍。“潘多拉的盒子”常用來比喻災禍的來源。

勞來(1091)

來,本作“勅(勑)”,亦作“俫”、“徠”。勸勉;慰勞。《墨子?尚賢下》:“垂(舍)其股肱之力,而不相勞來也。”股肱,猶言四肢。此言勸勉。《漢書?原涉傳》:“從賓客往至喪家,為棺斂,勞俫畢葬。”顏師古注:“勞俫,謂慰勉賓客也。”

風雨如晦(1092)

風雨交加,天色昏暗猶如黑夜。語出《詩?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后比喻于險惡處境中不改變氣節操守。梁簡文帝《幽縶題壁自序》:“立身有道,始終如一,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百歲(1093)

古人以為人生不過百歲,因以“百歲”指有生之年,“百歲后”則為死的諱稱。《詩?唐風?葛生》:“百歲之后,歸于其居。”《史記?高祖本紀》:“陛下百歲后,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俗亦用為長壽之意。舊時嬰兒生后一百天,稱為“過百歲”,取吉慶之意。

日就月將(1094)

猶言日積月累。《詩?周頌?敬之》:“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孔穎達疏:“日就,謂學之使每日有成就;月將,謂至于一月則有可行。言當習之以積漸也。”李清照《金石錄后序》:“日就月將,漸益堆積。”

如兄如弟(1095)

就像親兄弟一樣。比喻彼此親密無間。《詩?邶風?谷風》:“宴爾新昏,如兄如弟。”又舊俗異性結為兄弟,年長的稱“如兄”,年幼的稱“如弟”。

居諸(1096)

《詩?邶風?日月》:“日居月諸,照臨下土。”居、諸,本是語助詞,后連用借指光陰。韓愈《符讀書城南詩》:“豈不旦夕念,為爾惜居諸。”

天子(1097)

古稱統治天下的帝王。《詩?大雅?常武》:“赫赫業業,有嚴天子。”《禮記?曲禮下》:“君天下曰天子。”

陶鑄(1098)

燒制陶器,鑄造金屬器物。《墨子?耕柱》:“昔者夏后開,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于昆吾。”比喻造就人才。《莊子?逍遙游》:“是其塵垢秕糠,將猶陶鑄堯舜者也,孰肯以物為事!”

信誓旦旦(1099)

信誓:表示誠信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極為誠懇可信。《詩?衛風?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信誓旦旦(1099)

信誓:表示誠信的誓言;旦旦:誠懇的樣子。誓言說得極為誠懇可信。《詩?衛風?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發祥(1100)

顯現吉利的征象。語出《詩?商頌?長發》:“發祥流慶。”李賢注:“言發禎祥以流慶于子孫。”

禍祟(1101)

迷信的人指鬼神帶給人的災禍。《墨子?天志上》:“我欲福祿而惡禍祟。”

經營(1102)

本謂經度營造。語出《詩經?大雅?靈臺》:“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引申為籌劃營謀。《史記?項羽本紀贊》:“謂霸王之業,欲以力征,經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亦指藝術構思。杜甫《丹青引》:“詔謂將軍拂絹素,意象慘淡經營中。”又指經管辦理經濟事業。如:經營商業。《醒世恒言?兩縣令競義婚孤女》:“賈昌因牽掛石小姐,有一年多不出外經營。”

羊質虎皮(1103)

質:本性。本來是羊,只是披上老虎的皮。漢揚雄《法言?吾子》:“羊質而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忘其皮子虎矣。”戰,恐栗。謂羊披上虎皮,而性弱的本性不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內心虛怯。《后漢書?劉焉傳論》:“所謂羊質虎皮,見豺則恐。”

率性(1104)

儒家的倫理思想。《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鄭玄引《孝經說》:“性者生之質。”故注:“率,循也;循性行之是謂道。”朱熹認為“性即理也”,故注:“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有當行之路,是則所謂道也。”亦指索性;干脆。《石點頭》第一卷:“武氏道:“既要帶盤纏去,何不叫郭福率性買三五百金貨物跟你去,便伸縮自便。”

特洛伊木馬(1105)

即“木馬計”。古希臘傳說,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訪問希臘,誘走王后海倫。希臘人因此遠征特洛伊,圍攻九年不下。第十年,希臘將領奧德修斯獻計,把一批精兵埋伏在一匹大木馬腹內,放在城外,佯作退兵。特洛伊人以為敵兵已撤,把木馬移到城內。夜間伏兵跳出,打開城門,于是希臘人一擁而入,攻下特洛伊城。現常用來比喻在敵方營壘里埋下伏兵里應外合的行動。

興師動眾(1106)

興:起,發動;眾:軍隊,大隊人馬。原謂大規模動用兵力。《吳子?勵士》:“夫發號布令而人樂聞,興師動眾而人樂戰,交兵接刃而人樂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引申為組織發動很多人做某件事。多含貶義。《紅樓夢》第四十七回:“今兒偶然吃了一次虧,媽媽就這樣興師動眾,倚著親戚之勢欺壓常人。”

擿埴索涂(1107)

盲人以杖點地,探求道路。比喻暗中摸索。《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李軌注:“埴,土也。盲人以杖擿地而求道,雖用白日,無異夜行。”

人亡政息(1108)

《中庸》:“其人存,則其政舉;其人亡,則其政息。”謂執政者死去,其所定的政治措施也隨之停止。

言為心聲(1109)

心聲:心里話,發自內心的聲音。謂言語是表示心意的聲音。漢揚雄《法言?問神》:“故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清龔自珍《龔定庵集?別辛丈人文》:“我思孔煩,言為心聲。”《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沈中堂]拿他倆的詩顛來倒去,看了三遍,拍案道:‘言為心聲這句話是一點不差的……’”

燕雀處堂(1110)

亦作“燕雀處屋”。比喻處境極危險而不自知。《孔叢子?論勢》:“燕雀處屋,子母相哺,煦煦焉其相樂也,自以為安矣;灶突炎上,棟宇將焚,燕雀顏色不變,不知禍之將及己也。”《三國演義》第一百十三回:“所謂`燕雀處堂,不知大廈之將焚`者也。”

圓桌會議(1111)

出自英國古代英雄亞瑟王和他的圓桌騎士的傳說。圓桌無首席末席之分,象征圍桌而坐的騎士處于平等的地位。在圓桌旁舉行的會議稱為“圓桌會議”。表示參加談判的各方一律平等。

攀龍附鳳(1112)

攀著龍鱗,附著風翼。比喻巴結權貴以求個人名利。漢揚雄《法言?淵騫》:“攀龍鱗,附鳳翼,巽以揚之,勃勃乎其不可及也。”此亦可理解為,以龍、鳳比喻圣哲,謂弟子因圣哲以成德。《漢書?敘傳下》:“舞陽鼓刀,滕公廄騶。潁陰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并乘天衢。”《三國志?蜀志?秦宓傳》:“如李仲元不遭《法言》,令名必淪,其無虎豹之文故也,可謂攀龍附鳳者矣。”后多以龍鳳指帝王,謂臣下從之以建功立業。杜甫《洗兵馬》詩:“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為侯王。”

獻曝(1113)

亦作“曝現”。《列子?楊朱》:“宋國有田夫,常衣缊黂,僅以過冬。暨春東作,自曝于日,不知天下之有廣廈隩室,綿纊狐狢。顧謂其妻曰:`負日之暄,人莫知者,以獻吾君,將有重賞。’”張湛注:“缊黂,謂分弊麻絮衣也。”東作,在田里勞動。后因以“獻曝”為獻計或獻物的謙詞。

徙宅忘妻(1114)

《孔子家語?賢君》:“哀公問于孔子曰:`寡人聞忘之甚者,徙宅而忘其妻,有諸?`”后因以“徙宅忘妻”比喻人荒唐粗心。

衾影獨對(1115)

獨自一人。語出劉晝《新論?慎獨》:“獨立不慚形,獨寢不愧衾”。《新兒女英雄傳》第二十七回:“到了衾影獨對的時候,真有此情此景。”

乾造(1116)

舊稱男子出生的年月日時為“乾造”,女子為“坤造”。乾造意思為男命,也就是說一個男性的生辰八字。《周易》中乾為男。“造”:造化。整體即:(一個)男人的造化。《歧路燈》第一百七回:“乾造天乙貴人,坤造紫微紅鸞。謹擇于本月十六日喜袖照臨……”

瓦合(1117)

《禮記?儒行》:“慕賢而容眾,毀方而瓦合。”陳澔集說:“陶瓦之事,其初則圓,剖而為四,其形則方。毀其圓以為方,合其方而復圓。蓋于涵容之中,未嘗無分辨之意也。”謂在次要問題上不自立異,而與眾人相合。亦指湊合在一起的破瓦。比喻臨時湊合。《漢書?酈食其傳》:“足下起瓦合之卒,收散亂之兵,不滿萬人。”顏師古注:“瓦合,謂如破瓦之相合,雖曰聚合,而不齊同。”

疵厲(1118)

亦作“疵癘”。災害;疾病。《列子?黃帝》:“人無夭惡,物無疵厲。”《莊子?逍遙游》:“使物不疵癘,而年谷熟。”成玄英疏:“疵癘,疾病也。”

達德(1119)

謂通行于天下的美德。《中庸》:“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朱熹注:“謂之達德者,天下古今所同得之理也。”

烏托邦(1120)

出自1516年,英國空想社會主義者托馬斯?摩爾所寫的《烏托邦》一書。源出西臘文,翻譯成中文:“烏”即沒有;“托”即寄托;“邦”即國家;意即“烏有之鄉”。書中虛構了一個大西洋上的小島,小島上的國家擁有完美的社會、政治和法制體系,即“烏托邦”。比喻根本無法實現的理想或空想的美好社會。

佹得佹失(1021)

《列子?力命》:“佹佹成者,俏成也,初非成也;佹佹敗者,俏敗者也,初非敗也;故迷生于俏。”意謂成敗如非自己能掌握,則雖似成敗,而并非真的成敗。后以“佹得佹失”指得失出于偶然。王闿運《銅官行寄章壽麟題感舊圖》詩:“馮(憑)君莫話艱難事,佹得佹失皆天意。”

釣名(1022)

作偽求名。《管子?法法》:“釣名之人,無賢士焉。”尹知章注:“賢士必修實而成名。”又“沽名釣譽”,沽:買;名:名聲;釣:以某種手段獵取;譽:名譽。因指以某種虛假的手法來謀取名譽。也作“釣譽沽名”。金張建《高陵縣張公去思碑》:“非若沽名釣譽之徒,內有所不足,急于人聞,而專苛責督察,以祈當世之知。”

車書(1123)

《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車乘的軌轍相同,書牘的字體相同,表示文物制度的劃一,天下一統。后因以“車書”指國家的文物制度。杜甫《題桃樹》詩:“天下車書正一家。”

鴻飛冥冥(1124)

鴻雁飛向遠空。比喻遠避禍患。《法言?問明》:“鴻飛冥冥,弋人何篡焉!”

萬鐘(1125)

鐘,古量名。指大量的糧食。《管子?國蓄》:“使萬室之都必有萬鐘之藏。”亦指優厚的俸祿。《孟子?告子上》:“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

隔墻有耳(1126)

《管子?君臣下》:“古者有二言,墻有耳,伏寇在側。墻有耳者,微謀外泄之謂也。”后用“隔墻有耳”指機密很易外泄,須加意防范。馮夢龍《新灌園?還簪定盟》:“我把衷腸說與伊,隔墻有耳須當避。”

徒勞無功(1127)

本作“勞而無功”。白費力氣而沒有成效。《管子?形勢解》:“與不可,強不能,告不知,謂之勞而無功。”《詩?齊風?甫田》:“無思遠人,勞心忉忉。”朱熹注:“厭小而務大,忽近而圖遠,將徒勞而無功也。”

象牙塔(1128)

源自法語。初為以色列王所羅門詩贊新娘美麗的頸項。后來被逐漸運用到社會生活的各方面。一般指脫離現實、沉湎于個人主觀幻想的創作傾向,意指其與世隔絕,高居于塵世之上。在漢語中,比喻脫離繁雜多變現實生活的知識分子在其小天地里專心從事學術事業。

斧藻(1129)

雕飾;修飾。《法言?學行》:“吾未見好斧藻其德,若斧藻其楶者也。”李軌注:“斧藻,猶刻桷丹楹之飾;楶,櫨也。”《文心雕龍?原道》:“重以公旦多材,振其徽烈,制《詩》緝《頌》,斧藻群言。”

雷霆萬鈞(1130)

語出賈山《至言》:“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形容威力極大,勢不可擋。楊萬里《范公亭記》:“當公伏閣以死爭天下大事,雷霆萬鈞,不栗不折,視大吏能回天卻日者蔑如也。”

弸中彪外(1131)

弸:充滿;彪:文采。謂才德充實于內,則文采發揚于外。贊美德才兼備的人。漢揚雄《法言?君子》:“或問:君子言則成文,動則成德,何以也?曰:‘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冥行擿埴(1132)

語出漢揚雄《法言?修身》:“擿埴索涂,冥行而已矣”。冥行:夜間走路;擿:點;埴:粘土,指地;擿埴:指盲人行路,用手杖點地。后因以“冥行擿埴”比喻研究學問不識門路,暗中摸索。阮元《周禮漢讀考序》:“先生之言出,學者凡讀漢儒經子漢書之注,如夢得覺,如醉得醒,不至如冥行擿埴。”參見“擿埴索涂”(1107)。

寧缺毋濫(1133)

亦作“寧缺勿濫”。濫:不加選擇,過度,過多。寧可少些,也不求多而降低標準湊數。《歧路燈》第五回:“既使寧缺勿濫,這開封是一省首府,祥符是開封首縣,卻是斷缺不得的。”

奴役(1134)

即奴仆。東漢王充《論衡?變虛》:“人病且死,色見于面。人或謂之曰:'此必死之征也。雖然,可移于五鄰,若移于奴役。'”引申為把人當作奴隸使用。如:奴役殖民地人民。

年高德劭(1135)

劭,亦作“邵”、“韶”,美好。語出漢揚雄《法言?孝至》“年彌高而德彌邵”。意謂年齡大,德行好。楊萬里《太宜人蕭氏墓志銘》:“吉州以夫人年高德卲,應舊封太孺人,再封太安人。”張四維《雙烈記?訪道》:“終南山有一隱士,年高德劭,時望所尊,人皆稱為陳公。”

冥鴻(1136)

高飛的鴻雁。語出漢揚雄《法言?問明》“鴻飛冥冥”。后多用來比喻避世之士。陸龜蒙《寄題羅浮軒轅先生所居》詩:“卻思丹徼伴冥鴻。”丹徼,猶朱方,即南方,指羅浮。亦用以比喻高才之士。李賀《高軒過》詩:“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司馬昭之心(1137)

三國魏曹髦在位時,司馬昭專國政,蓄意奪取政權。曹髦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見《三國志?魏志?高貴鄉公髦傳》“高貴鄉公卒年二十”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后以“司馬昭之心”比喻人所共知的陰謀、野心。

AA制(1138)

亦稱“AA制消費”。聚餐、娛樂或其他消費結賬時各人均攤費用或各自付賬的消費方式。AA制是英語All? Apart的縮寫,意為“各自、分開”。16一17世紀,荷蘭和威尼斯的商人們相聚時交流信息,分手時各付資費。因商人流動性強,為大家不吃虧,彼此分攤費用是最好的選擇。后逐漸形成let's go dutch(讓我們做荷蘭人)的俗語。美國人引申為go Dutch(AA制)。

英雄(1139)

杰出的人物。語出東漢劉邵《人物志?英雄》:“夫草之精秀者為英,獸之特群者為雄,故人之文武茂異,取名于此。是故,聰明秀出,謂之英;膽力過人,謂之雄。”《三國志?蜀志?先主傳》:“是時曹公從容謂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本初(袁紹)之徒,不足數也。’”杜甫《投贈哥舒開府翰》詩:“君王自神武,駕馭必英雄。”

外強中干(1140)

外似強壯,實則虛弱。《左傳?僖公十五年》:“今乘異產以從戎事,及懼而變,將與人易……張脈僨興,外強中干。進退不可,周旋不能,君必悔之。”異產,指晉國同秦國打仗時用的鄭國所產的馬。原來是說馬到作戰時一緊張,外貌雖還強壯,而內部已經氣虛力竭。后泛用以形容外表強壯,內部虛弱。

人一己百(1141)

謂別人用一分力量,自己用百分力量。即以百倍努力趕上別人。語出《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媚奧(1142)

《論語?八佾》:“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何謂也?'”何晏集解引孔安國曰:“奧,內也,比喻近臣;灶,比喻執政。賈,執政者,欲使孔子求昵之,故微以世俗之言感之也。”朱熹注:“室西南隅為奧,灶者,五祀之一,夏所祭也。凡祭五祀,皆先設主而祭于其所,然后迎尸而祭于奧,略如祭宗廟之儀。如祀灶,則設主于灶陘,祭畢而更設饌于奧以迎尸也。故時俗之語,因以奧有常尊而非祭之主,灶雖卑賤而當時用事,喻自結于君,不如阿附權臣也。”二說不同。后以“媚奧”比喻諂媚權貴。《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紹興二年四月》:“尚慮進用之人,才可勝德,心則媚奧,潛效偏私,浸成離間。”

懷寶迷邦(1143)

寶,指才德。謂有才德而不為國效力。《論語?陽貨》:“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朱熹注:“懷寶迷邦,謂懷藏道德,不救國之迷亂。”《陳書?后主紀》:“豈以食玉炊桂,無因自達,將懷寶迷邦,咸思獨善。”


2019.07.01 舞蝶制作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8,345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494評論 3 416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6,283評論 0 374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953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714評論 6 410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186評論 1 324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255評論 3 441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410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940評論 1 335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77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976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518評論 5 359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210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64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878評論 1 286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654評論 3 391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958評論 2 373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收集/ 遼陽邊義 霧霾 霧為水蒸氣,霾據《說文解字》:“風雨土也,從雨貍聲。詩曰終風且霾。”霾主要是顆粒性揚塵。貍...
    舞蝶兒閱讀 1,500評論 0 2
  • 收集/ 遼陽邊義 彈冠相慶(831) 《漢書?王吉傳》:“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同也。”王...
    舞蝶兒閱讀 1,036評論 0 1
  • 收集/ 遼陽邊義 倚門倚閭(901) 形容父母盼望子女歸來的殷切心情。《國策?齊策六》:“王孫賈年十五,事閔王。王...
    舞蝶兒閱讀 1,818評論 0 1
  • 收集/ 遼陽邊義 唯我獨尊(1000) 亦作“唯吾獨尊”、“唯我為尊”。宋釋普濟《五燈會元?釋迦牟尼》:“天上天下...
    舞蝶兒閱讀 1,017評論 0 1
  • 編者按:《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同時也是一座博大精深的文學藝術寶庫。研讀《詩經》不難發現,今天流行于世的...
    教育學人言吾文章閱讀 929評論 0 0